“2008年底將采用美國Applied Materials Inc.(AMAT)的方案,生產薄膜硅太陽能電池。2011年的產能將達到2GW”。
在2008年9月21日中國常州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暨展覽會(The 10th China Solar Photovoltaic Conference)”上,對中國百世德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Best Solar Hi-Tech CO., Ltd. )方朋CEO的上述演講,會場上響起一片驚嘆聲。
百世德計劃在蘇州建設第一工廠,在南昌建設第二工廠(百世德主頁)。投資金額分別為25億美元。投產時間預定為蘇州工廠2008年底,南昌工廠為2009年第一季度。預計2010年下半年蘇州工廠的產能將達到1GW/年,而2011年以前兩工廠的總產能將達到2GW/年。
正在大阪府堺市建設相同薄膜硅太陽能電池新工廠的夏普計劃2010年3月以前投產,生產規模為480MW/年,隨后規模將擴大至1GW/年。與該計劃相比,百世德將成為擁有全球最大薄膜工廠的公司。
引領薄膜硅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方朋在演講中對太陽能電池市場、該公司情況和薄膜硅太陽能電池的業務環境等作了如下闡述。
在原油價格超過100美元時,今后如果將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成本降低到3美元/W,那么2010年全球有望出現40GW的用電需求。而硅原料供應的不足使得薄膜硅太陽能電池占有絕對優勢。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百世德將建設一期投資達25億美元、產能為1GW/年的工廠。該工廠將成為引領全球薄膜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的工廠,客戶也以全球化市場為對象。
資金主要來自個人投資者。目標市場為使用太陽能電池的大規模發電所和BIPV(建材一體化),已證實海外及國內存在這樣的市場。
技術采用全球最先進的薄膜硅太陽能電池生產轉移(Turnkey)技術,還可得到AMAT的技術路線圖的支持。此外,還將從海外征集太陽能電池、半導體和TFT液晶領域有豐富經驗的人才。有成功進行過幾十億美元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招股)的人士也將加入。
結晶型和薄膜型二者的市場不同。結晶型主要用于住宅的屋頂。而薄膜型主要面向大規模發電所。
進入太陽能電池生產業務的門檻也不同。結晶型的設備投資為1000萬美元以內,6個月即可收回投資。而薄膜型建設1GW的工廠需投資25億美元,收回投資長達2~3年。
薄膜硅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主要是初期的設備投資、玻璃和特殊氣體。而結晶型成本中,硅材料占據大半。且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比如實現20億美元的銷售額需要1萬名員工。而薄膜型在同條件下僅需1500人。
串聯薄膜硅太陽能電池在逐漸成為主流。因此轉換效率必須在2年內提高到10%。
方朋在演講結束部分做了如下總結!巴ㄟ^采用先進的大面積化技術等,百世德可提供有品質保證且極具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在全球能源構成中,希望進一步提高太陽能發電所占的比例。”
編輯:ronvy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0/2008106953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