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功率PC電源產品選購技巧
酷睿2處理器的上市,為注重性能的DIY玩家帶來了優秀的平臺,低端65nm新賽揚以及AM2接口新閃龍也是入門級超頻玩家的心頭好。但是,隨著AMD和Intel不斷推出旗艦級別的處理器,硬件的耗電量與日俱增,這樣一來,PC機對電力的需求就尤為迫切了。
電源是PC機正常運行的樞紐,其質量的優劣對電腦系統具有很大的影響。朋友們在日常裝機的時候,都比較注重CPU處理器、主板、顯卡、顯示器等部件。但是,如果選購了質量較差的電源就會直接關系到系統的穩定性、硬件的使用壽命,因小失大。雖然技術的發展能夠降低CPU的功率,但高速硬盤、高檔顯卡的出現使一部分電源難以負荷,這樣一來就對用戶帶來許多麻煩。
由于電源是外殼完全封閉的產品,沒有什么直觀的方法能在不打開外殼的情況下了解其質量情況,無形中增加了電源產品的選購難度。而且近年來競爭日益激烈,部分廠商并不是通過加強管理、改進技術等手段來降低生產成本,而是不惜偷工減料,如節省濾波電路裝置、測溫裝置等。這樣的產品,不但自身品質無法保證,其劣質的輸出穩定性也將直接影響到其他硬件產品的使用壽命。考慮到讀者朋友在裝機時的應用需求,今天筆者就將一些電源選購經驗技巧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力求通過一系列外部觀察方法判斷出電源內在品質的好壞。
一、電源重量
通過重量往往能觀察出電源是否符合規格,一般來說:好的電源外殼一般都使用優質鋼材,材質好、質厚,所以較重的電源,材質都較好。電源內部的零件,比如變壓器、散熱片等,同樣重的比較好。
好電源使用的散熱片應為鋁制甚至銅制的散熱片,而且體積越大散熱效果越好。一般散熱片都做成梳狀,齒都深、分得越開、厚度越大,散熱效果越好。基本上,我們很難在不拆開電源的情況下看清散熱片,所以直觀的辦法就是從重量上去判斷了。好的電源,一般會增加一些元件,以提高安全系數,所以重量自然會有所增加。劣質電源則會省掉一些電容和線圈,重量就比較輕。
二、變壓器
電源的關鍵部位是變壓器,簡單的判斷方法是看變壓器的大小。一般變壓器的位置是在兩片散熱片當中,根據常理判斷,250W電源的變壓器線圈內徑不應小于28MM,300W的電源不得小于33MM,可以用一根直尺在外部測量其長度,就可以知道其用料實不實在。電流經過變壓器之后,通過整流輸出線圈輸出。
在電流輸出端,可以看到整流輸出線圈,多半廠商使用代號為10262和130626兩種,250W電源的整流輸出線圈不應低于10262的整流輸出線圈。300W的電源的整流輸出線圈不應低于130626的整流輸出線圈。在電源中直立電容的旁邊,會有一個黑色的橋式整流器,有的則是使用4個二級管代替。
三、風扇
風扇在電源工作過程中,對于器件的散熱起著重要作用。散執片只是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如果熱空氣不能及時排散,散熱效果必將大打折扣。傳統ATX PC電源風扇都是采用向外抽風方式散熱,這樣可以保證電源內的熱量能及時排出,避免熱量在電源及機箱內積聚,也可以避免在工作時外部灰塵由電源進入機箱。一般的PC電源選用的風扇有兩種規格:油封軸承和滾珠軸承,前者比較安靜,后者的壽命較長。
此外,有的優質電源會采用雙風扇設計,比如在進風口加裝了一臺8公分風扇,使空氣流動速度加快。不過采用雙風扇設計,有一個缺點:就是會使電源內部受熱量加大、帶來噪音。對此有的廠商會采用高靈敏度溫控低音風扇,風扇所帶熱敏二極管可根據機箱和電源內的不同溫度來調節風扇的轉速。二是加大進風口的進風,使電源入口風扇與出口風扇以不同速度運轉,保證電源內部自身產生的熱空氣和由機箱內抽入的熱空氣都及時排出。
四、吸/出風口的設計
電源的外殼上分布著許多孔隙,電源內的熱空氣就是從這些孔隙排到機箱外面的。傳統電源的進氣部分在輸出線側,這種設計的電源可以直接吸入5寸驅動器附近的空氣,但是進氣孔到排風扇之間正好是電源的內線圈,氣流會受到很大的阻礙,進而影響了電源的散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