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充電源探討
2006/6/13 15:41:20 電源在線網
在當前通信電源領域中,電源的概念比較模糊,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一些習慣上稱作電源的設備,實際上是一些無源網絡(如穩壓電源及各式開關電源等);(2)對當前通信電源的研究存在一種傾向,即重電子研究、輕能源研究。比如一些所謂的不間斷的電源產品,在技術時就有自動關機保護電路,輕視通信供電的連續性;(3)某些權威部門對通信電源的構成說法不一。一種說法稱由交流電和直流電構成,另一種說法又稱由配電屏、整鎏器、蓄電池和發電機等設備構成。
一般說來,電源是指能夠把自然界的其它能量轉變為通信設備提供不間斷供電的器件及其組合。為了深化電源研究,進一步明確什么是通信電源,本文提出了浮充電源概念。
1 浮充電源
通信供電大致存在兩種供電形式,一是電池供源(包括蓄電池或其它電池),二是浮充供電。浮充電源是浮充供電方式的電源部分。通信電源作為信息能源是通信設備的心臟,本質是能源,主要特征是連續性。也就是說,只要有了電,總可以通過一些變換手段(如變壓、整流、直流變換和頻率變換等)使其變為有用的電能。只要這種電能不間斷,通信工作就有了基本能源保證,電源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早期的(或簡單的)通信電源均采用蓄電池供電,用蓄電池的交替使用保證連續性。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沿續了多年,但缺點是蓄電池經常要脫離負載充電,在大容量連續供電的情況下,效率較低。
隨著科技進步和通信業務量增加,尤其是交流市電的發展和整流設備的變化,通信電源的供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即逐漸采用整流器和蓄電池并聯供電的方法,代替原來單用蓄電池輪流供電的方法。這種方法習慣上稱之為浮充供電。浮充供電方法的成熟起起始于硅整流器的推廣應用或更早。為了區別上述兩種方式,設t電池代表蓄電池供電時間,t浮充代表浮充供電時間,可以這樣界定,當t電池>t浮充時,為蓄電池供電;當t浮充>t電池時,為浮充供電。
在通信電源的發展中,大容量的連續性供電迄今為止經歷了蓄電池供電和浮充供電兩個階段。當前所謂的現代通信電源,雖然滲透了電子技術、變頻技術和微機監測技術,并密封蓄電池,對整流設備、變換設備和穩壓設備進行合并或集成,但浮充供電的基本特征并沒有改變,交流市電進行變換之后,仍依托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進行浮充供電。
當然,上述通信電源僅指固定交換設備集中供電,是一種狹義的理解。廣義的通信電源還包括許多移動通信設備的分散供電。這些移動通信設備的供電始終離不開蓄電池和干電池交替供電。縱觀通信電源的發展歷史,電池供電和浮充供電是通信設備集中供電的兩個階段。在現代通信電源中,蓄電池(包括其它電池)供電方式仍然存在,而且隨著移動通信設備日趨小型化,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浮充供電方式是將整流器和蓄電池合在一起供電。平時由交流電通過整流器和蓄電池供電,在交流停電時由蓄電池供電。這是一個聯合供電整體,既有能量的儲備又有能量的輸出,具有這種特征和電源類別的電源稱為浮充電源。
2浮充電源的特點
浮充電源是一種復合電源,由蓄電池和整流器并聯共同工作,配合使用,其特點如下:(1)傳統電源的油機和電池沒有輸入電路,而浮充電源則必須依靠交流市電的輸入,它是一種特殊電源;(2)浮充電源內部必須依靠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3)浮充電源平時不消耗自身能量,依靠交流市電運行,當浮充狀態中止時,其自身儲備的能量才開始輸出,它是一個理想的不間斷電源。
3浮充電源的表示
浮充電源可用整流器的規格、臺數及蓄電池的容量、組數來表示。
浮充電源的實際電路因各電源室的情況不同而不同,其中涉及供電電壓的種類、蓄電池的組數、容量、整流器的型號和臺數,以及直流屏上反壓由以的設備級數。目前所用直流配電屏的電路圖可較好地反映浮充電源的基本電路。在整個浮充供電中,直流屏起著完全的調節控制作用,因此,確切地講,直流屏是一個浮充控制屏。
4浮充電源的意義
(1)提出浮充電源后,進一步完善了通信供電的基礎理論。比如,浮充供電和浮充充電可以這樣簡單解釋:浮充供電中包涵浮充充電,是電源針對負載而言;浮充電指浮充電源內部給蓄電池充電的問題。
(2)提出浮充電源后,可以把當前通信電源的集中供電歸納為一個統一的流程圖。
(3)通信電源的構成主要有如下幾部分:(a)基礎電源;包括市電、蓄電池、油機發電機和太陽能等;(b)浮充電源:包括專用整流器、蓄電池組和直流屏等;(c)變換器:包括變壓器、整流器、逆變器、直流變換器和變頻器等;(d)穩壓器:包括直流穩壓電源、交流穩壓電源和現代電源等輸出設備(e)自動控制和安全供電部分。
(4)由以浮充電源為核心組成的通信電源的流程圖可知,任何一個用戶提供n種不同供電電壓的電源室,都可以僅用一個浮充電源供電,其它n-1種不同的電壓,都可以通過n-1路變換來取得。因此,任何電源室都沒有必要重復設置多個浮充電源。
(5)根據上述結論,可以解決當前電源室盲目重復設置浮充電源的情況,對電源室進行規范化改造,簡化電源室的傳統設置,大幅度減少蓄電池種類,并使蓄電池進一步集中使用,有利于電源的日常管理,同時還使環境污染得到進一步改善。
(6)浮充電源的提出,對于通信供電及其它任何需要不間斷供電的行業都具有普遍意義,對于不間斷供電問題提供了一種獨立的研究方法。
一般說來,電源是指能夠把自然界的其它能量轉變為通信設備提供不間斷供電的器件及其組合。為了深化電源研究,進一步明確什么是通信電源,本文提出了浮充電源概念。
1 浮充電源
通信供電大致存在兩種供電形式,一是電池供源(包括蓄電池或其它電池),二是浮充供電。浮充電源是浮充供電方式的電源部分。通信電源作為信息能源是通信設備的心臟,本質是能源,主要特征是連續性。也就是說,只要有了電,總可以通過一些變換手段(如變壓、整流、直流變換和頻率變換等)使其變為有用的電能。只要這種電能不間斷,通信工作就有了基本能源保證,電源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早期的(或簡單的)通信電源均采用蓄電池供電,用蓄電池的交替使用保證連續性。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沿續了多年,但缺點是蓄電池經常要脫離負載充電,在大容量連續供電的情況下,效率較低。
隨著科技進步和通信業務量增加,尤其是交流市電的發展和整流設備的變化,通信電源的供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即逐漸采用整流器和蓄電池并聯供電的方法,代替原來單用蓄電池輪流供電的方法。這種方法習慣上稱之為浮充供電。浮充供電方法的成熟起起始于硅整流器的推廣應用或更早。為了區別上述兩種方式,設t電池代表蓄電池供電時間,t浮充代表浮充供電時間,可以這樣界定,當t電池>t浮充時,為蓄電池供電;當t浮充>t電池時,為浮充供電。
在通信電源的發展中,大容量的連續性供電迄今為止經歷了蓄電池供電和浮充供電兩個階段。當前所謂的現代通信電源,雖然滲透了電子技術、變頻技術和微機監測技術,并密封蓄電池,對整流設備、變換設備和穩壓設備進行合并或集成,但浮充供電的基本特征并沒有改變,交流市電進行變換之后,仍依托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進行浮充供電。
當然,上述通信電源僅指固定交換設備集中供電,是一種狹義的理解。廣義的通信電源還包括許多移動通信設備的分散供電。這些移動通信設備的供電始終離不開蓄電池和干電池交替供電。縱觀通信電源的發展歷史,電池供電和浮充供電是通信設備集中供電的兩個階段。在現代通信電源中,蓄電池(包括其它電池)供電方式仍然存在,而且隨著移動通信設備日趨小型化,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浮充供電方式是將整流器和蓄電池合在一起供電。平時由交流電通過整流器和蓄電池供電,在交流停電時由蓄電池供電。這是一個聯合供電整體,既有能量的儲備又有能量的輸出,具有這種特征和電源類別的電源稱為浮充電源。
2浮充電源的特點
浮充電源是一種復合電源,由蓄電池和整流器并聯共同工作,配合使用,其特點如下:(1)傳統電源的油機和電池沒有輸入電路,而浮充電源則必須依靠交流市電的輸入,它是一種特殊電源;(2)浮充電源內部必須依靠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3)浮充電源平時不消耗自身能量,依靠交流市電運行,當浮充狀態中止時,其自身儲備的能量才開始輸出,它是一個理想的不間斷電源。
3浮充電源的表示
浮充電源可用整流器的規格、臺數及蓄電池的容量、組數來表示。
浮充電源的實際電路因各電源室的情況不同而不同,其中涉及供電電壓的種類、蓄電池的組數、容量、整流器的型號和臺數,以及直流屏上反壓由以的設備級數。目前所用直流配電屏的電路圖可較好地反映浮充電源的基本電路。在整個浮充供電中,直流屏起著完全的調節控制作用,因此,確切地講,直流屏是一個浮充控制屏。
4浮充電源的意義
(1)提出浮充電源后,進一步完善了通信供電的基礎理論。比如,浮充供電和浮充充電可以這樣簡單解釋:浮充供電中包涵浮充充電,是電源針對負載而言;浮充電指浮充電源內部給蓄電池充電的問題。
(2)提出浮充電源后,可以把當前通信電源的集中供電歸納為一個統一的流程圖。
(3)通信電源的構成主要有如下幾部分:(a)基礎電源;包括市電、蓄電池、油機發電機和太陽能等;(b)浮充電源:包括專用整流器、蓄電池組和直流屏等;(c)變換器:包括變壓器、整流器、逆變器、直流變換器和變頻器等;(d)穩壓器:包括直流穩壓電源、交流穩壓電源和現代電源等輸出設備(e)自動控制和安全供電部分。
(4)由以浮充電源為核心組成的通信電源的流程圖可知,任何一個用戶提供n種不同供電電壓的電源室,都可以僅用一個浮充電源供電,其它n-1種不同的電壓,都可以通過n-1路變換來取得。因此,任何電源室都沒有必要重復設置多個浮充電源。
(5)根據上述結論,可以解決當前電源室盲目重復設置浮充電源的情況,對電源室進行規范化改造,簡化電源室的傳統設置,大幅度減少蓄電池種類,并使蓄電池進一步集中使用,有利于電源的日常管理,同時還使環境污染得到進一步改善。
(6)浮充電源的提出,對于通信供電及其它任何需要不間斷供電的行業都具有普遍意義,對于不間斷供電問題提供了一種獨立的研究方法。
聲明: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未經電源在線網證實,僅供參考。 來源:電信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