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按摩,亚洲视频免费观看,欧美特黄一级,中文字幕一区二区av

我要找:  

ATX電源版本及發展歷程解析

2006/9/14 14:40:01  電源在線網
  ATX電源是根據ATX標準進行設計和生產的,從最初的ATX1.0開始,ATX標準也經過了多次的變化和完善,目前國內市場上流行的是ATX2.03和ATX12V這兩個標準,其中ATX12V又可分為ATX12V1.2、ATX12V1.3、ATX12V2.0等多個版本。最新的ATX電源標準為ATX12V2.2。在選購電源之前,我們需要對電源做一個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關于ATX電源的基本知識。

1. ATX電源版本發展歷程:

  要解釋ATX 12V 1.3規范先要從ATX說起,ATX規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電源結構標準,是英文(AT Extend)的縮寫。ATX電源規范經歷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等階段。目前市面上的電源多遵循ATX 2.03或更新的ATX 12V標準。ATX 2.03標準采用+5V和+3.3V電壓,分別為功耗較大的處理器及顯卡直接提供所需的電壓。而單獨的+12V輸出則主要應用在硬盤和光驅設備上,因為當時處理器和顯卡的功耗都相對較低,所以各部件相安無事。

  但P4處理器的推出改變了這一切。由于它的功耗較高,使用符合ATX 2.03規范的產品時,+5V的電壓根本不能提供足夠的電流。基于此,Intel對ATX標準進行了修訂,推出了ATX 12V 1.0規范。它與ATX 2.03的主要差別是改用+12V電壓為CPU供電,而不再使用之前的+5V電壓。這樣加強了+12V輸出電壓,將獲得比+5V電壓大許多的高負載性,以此解決P4處理器的高功耗問題。其中最顯眼的變化是首次為CPU增加了單獨的4Pin電源接口,利用+12V的輸出電壓單獨向P4處理器供電。此外,ATX 12V 1.0規范還對涌浪電流峰值、濾波電容的容量、保護電路等做出了相應規定,確保了電源的穩定性。

2. ATX電源各版本的區別:

  既然ATX電源有這么多版本,那么它們有些什么不同呢?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各個ATX電源標準的區別。

  ATX12V與ATX2.03的比較:

  1、ATX12V加強了+12VDC端的電流輸出能力,對+12V的電流輸出、涌浪電流峰值、濾波電容的容量、保護等做出了新的規定。
  2、ATX12V增加的4芯電源連接器為P4處理器供電,供電電壓為+12V
  3、ATX12V加強了+5VSB的電流輸出能力,改善主板對即插即用和電源喚醒功能的支持。

  ATX12V1.2、1.3、2.0之間的比較:

  1、1.3版加強了+12V的輸出能力,以適應INTEL新型的Prescott大功率CPU。
  2、1.3版電源效率有所提高:
  3、1.3版取消了-5V的輸出端口。
  4、2.0版進一步加強+12V的輸出能力,+12V采用兩組輸出,分為+12VDC1、+12VDC2,有一組專為CPU供電。
  5、2.0版進一步提升電源的效率。

3. ATX電源功率的概念

  電源是功率可分為:額定功率、最大功率、峰值功率。但是只有額定功率和最大功率才有實際意義。
  額定功率:環境溫度在-5~50度之間,輸入電壓在180V~264V之間,電源能長時間穩定輸出的功率。
  最大功率:在常溫下,輸入電壓在200V~240V之間,電源可以長時間穩定輸出的功率,最大功率一般比額定功率大15%左右。
  峰值功率:電源在極短時間內能達到的最大功率,時間僅能維持幾秒至30秒之間。峰值功率與使用環境與條件有關系,不是一個確定值,但峰值功率可以很大,極容易誤導用戶。

4. 估算ATX電源的功率

  通常在電源的銘牌上都標有這款電源的一些基本參數,如各路輸出的電壓和電流,其實,從電源的銘牌提供的這些參數,我們就可以大致的估算出這款電源的實際功率,當然,各個ATX電源版本所計算的方法并不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功率,實際上只是一個大概的估算,和廠商實際標注的額定功率可能有一定的誤差,這是正常的,因為廠商在計算一款電源功率的時候,有一套復雜的公式,這種估算方法,僅適用于快速估算作參考。

  1、主流的ATX12V 1.3標準

  此前的ATX2.03電源標準對+5v和+3.3有較大的消耗,而+12則主要用于光驅和硬盤。不過隨著高性能處理器和顯示卡的推出,情況有了明顯的改觀,PC系統對電源的需求也變得求賢若渴起來。針對這種情況,Intel對ATX標準進行修訂,推出了ATX12V電源標準。ATX12V與ATX2.03的差別主要是通過12V電壓調整器為CPU供電,而不再是以前由5V提供;ATX 12V里加強了+12V輸出能力,并對涌浪電流峰值、濾波電容的容量、保護等做出了規定,特別對CPU增加了4針的電源接口伴隨著P4處理器的推出而應用。+5VSB的輸出確保了主板對USB等設備和電源喚醒功能的完善。

  由于處理器功耗的不斷提升,ATX12V電源規范從推出至今已經有了多次修改,僅僅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Intel就先后兩次升級了ATX電源的規格。隨著吞電怪獸Prescott CPU的出現,系統對12V的輸出電流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線材的承受能力有限,這就對為CPU供電的+12V輸出電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源也從ATX12V 1.0、ATX12V 1.1、ATX12V 1.2版升級到了ATX1.3版本。
ATX12V 1.3版主要是增強了12V供電,同時增加了對SATA硬盤的供電接口,提高了電源的轉換效率。雖然以目前的電源技術,+12V單路輸出完全可以做到更高,但會導致其輸出線材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同時也會有較大的線路損耗,為此Intel專門限制了單路+12V輸出不得大于240VA。此外,ATX12V 1.3還取消了-5V這個電壓的供給。本來-5V的電壓是給ISA插槽使用的,但是隨著ISA插槽的淘汰,-5V電壓已經早就用不上了,因此ATX12V規范中已經正式取消了這個-5V電壓的供給,所以一些較為新型的電源就根本沒有這個電壓的輸出。同時,在ATX12V 1.3規格中,滿載時電源效率從68%提高到了70%。

  2、雙12V供電-----ATX12V 2.0標準

  隨著PCI-E設備的出現,系統功耗再次攀升,對+12VDC的需求繼續增大。在不改動ATX電源輸出規范的情況下,傳統的ATX12V 1.3電源已經不能通過改動內部設計來滿足所有硬件對+12V的需求,因此針對915/925系列芯片組主板制定的ATX12V 2.0規范應運而生。

  ATX12V 2.0版仍然是ATX電源規范的一種,在本質上,ATX12V 2.0規范就是為了解決CPU功耗極度高漲的問題而制定的。與ATX12V 1.3版本相比,ATX12V 2.0版本最是明顯的改進就是+12V增加了一路單獨的輸出,即采用了雙路輸出,其中一路+12V(稱為+12V1)專門為CPU供電,而另一路+12V2則為其它設備供電。一個計算機的開關電源,+12VDC的輸出如果是22A的話,這在安全方面是不允許的。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在這方面作出了非常明確的規定,計算機電源的任何一路直流電壓輸出不允許超過240VA,舉例說明為如果某一路輸出電壓為40V,那么這一路電流最多為240VA除以40V等于6A,在電流達到6A之前,電源應該進入到過流保護狀態或者關機。而Intel希望的+12VDC輸出要求達到22A,這已經超出了FCC對安全的要求,已經可以達到+12V×22A=264VA,已經遠遠大于了240VA的安全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下,Intel另辟蹊徑,在ATX12V2.0標準中將+12VDC分成了+12V1DC和+12V2DC兩條線路輸出。+12V1DC通過電源的主接口(12×2)給主板及PCI E顯卡供電,以滿足PCI Express X16顯卡和DDR2內存的需要;而+12V2DC通過(2×2)的接口專門為CPU供電。在實際上,主板上的+12V1DC和+12V2DC在布線上也是完全分開的。由于采用雙路12V輸出,因此主電源接口也從原來的20Pin改為24Pin輸出。

  雖然很多廠商提供舊版本電源加上24pin的主板轉接頭,以替代研發ATX12V 2.0版本的電源,雖然在使用上還沒發生大問題,但僅是一時的替代方案,無法完全取代正版的ATX12V V2.0電源,因為這樣的作法存在下列缺點:一是無法改善+12V不足的現象,不能滿足新系統對+12V輸出增加的強烈需求,尤其是ATX12V V1.3以前舊版低瓦特數的電源規格,+12V嚴重不足,在舊版本電源加上24pin的主板轉接頭,只是自欺欺人的手法。二是轉接頭會造成的電壓下降問題。 因為+12V輸出需求大,若再加上轉接線材設計不良,將形成嚴重的壓降問題,影響供電質量。雖然新增一些不同接頭,不過使用轉接線或特殊的20或24針ATX接頭,其仍然和舊規格可以兼容,重要的是當你的舊有電源損壞后,你一樣可以在舊主板上使用ATX12V 2.0電源。

  除此以外,Intel ATX12V2.0版本另一個重要就改進就是轉換效率增加了。轉換效率就是輸出功率除以輸入功率的百分比。1.3版電源要求滿載下最小轉換效率為68%。2.0版更是將推薦轉換效率提高到了80%。盡管功率因數和轉換效率都是指電源的利用率,但區別卻很大。簡單地說,功率因數產生的損耗是電力部門負擔,而轉換效率的損耗是用戶自己負擔。功率因數、EMI電路等都是對國家電網的保護。也就是說電源轉換供電,效率并沒有100%應用,而是一部分轉換為熱量。如V1.3版電源效率只達到68%,那也就是說有32%的電能轉換成了熱能。為了防止熱量的聚集影響到電腦的正常運行我們就要把熱量散開,就也是就我們為什么裝風扇的原因。ATX12V2.0標準在峰值及一般負載下可以到達70%,在低負載下也有60%的成績,建議的效率數值可以分別在峰值、一般及低負載下到達75%、80%及68%(所謂一般負載是指滿載輸出值的一半,而低載是滿載輸出值的20%)。不過小看這些被轉為熱能的功耗,對400W功率模塊而言,可就浪費掉一大筆的電能。

  根據自己系統平臺的發展,在ATX12V2.0規范中Intel推薦了四種電源規格,分別為ATX12V2.0版250W,ATX12V2.0版300W,ATX12V2.0版350W和ATX12V2.0版400W,這四個級別的電源中對+12VDC的輸出要求至少也要達到22A。

  那么在實際購買的過程中我們怎樣來識別真正的Intel ATX+12V2.0版的電源呢?這時,大家可以看看電源上規格貼紙的標示是否有雙組+12V輸出:主板的接頭應為24pin; 6pin AUX 接頭已經不見了;效率在滿載與一般負載時必須大于70%;在輕載時也必須至少有60%的效率。當然前提是電源本身要有基本的安規認證,其電源上的規格標示才具參考價值。
聲明: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未經電源在線網證實,僅供參考。  來源:chinadiyer.com
關于該條電源科普信息,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田县| 文山县| 香港 | 秭归县| 鸡泽县| 萨嘎县| 临高县| 教育| 南雄市| 海口市| 炎陵县| 青冈县| 成安县| 武汉市| 赤峰市| 侯马市| 武穴市| 井研县| 清涧县| 浦东新区| 扎兰屯市| 尖扎县| 申扎县| 泗洪县| 宜丰县| 孝昌县| 新泰市| 林芝县| 黄龙县| 错那县| 达孜县| 筠连县| 体育| 江口县| 来安县| 化州市| 衡山县| 梅河口市| 洞口县| 视频|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