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
上半年像“獅子”,下半年像“野貓”
在日前舉行的Semicon West貿易展上,以IC測試與裝配為主的展廳熱鬧非凡,與去年的“門可羅雀”迥然不同。Novellus Systems Inc.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ichard Hill對2006年半導體設備產業的人氣和前景總結如下:“沒放出來的時候象獅子,放出來則象美洲野貓。”
芯片廠商似乎終于松開了捂緊錢袋的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供應商在2006年上半年訂單大增,似乎長勢強勁,咆哮出籠。但預計芯片設備與材料生產商在2006年下半年不會是“叢林之王”。分析師預測,下半年增長將會變得疲軟,而訂單也會略有放緩。
那么,2007年前景將如何?也許是蓬頭垢面的流浪貓?!
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VLSI Research Inc.目前預測2006年半導體設備產業增長24%,但預計2007年下降4%。“景氣形勢很好。”VLSI Research Inc.的總裁Risto Puhakka則表示。“從未象現在這樣好過。”
有幾個主要因素在推動2006年及未來的IC增長,包括NAND閃存市場的迅猛增長。而且,預計微軟的Vista操作系統軟件將刺激低迷的PC市場。人們對Vista期待已久,但它的推出時間已經延后。
但是,2006年下半年前景好壞參半。Puhakka表示,至于2007年,半導體設備產業不太可能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他補充道,原油價格高漲等經濟問題,是2007年影響該產業的因素之一。
實際上,在Semicon West召開之前,半導體設備產業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 Inc.調高了2006年資本支出預測,但它也把2007年資本支出預測降至負增長。
據美聯社報道,由于受到花旗集團分析師Timothy Arcuri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的影響,在IC設備廠商在Moscone Center聚會之際,許多半導體設備廠商的股票卻在納斯達克市場紛紛下跌。
據報道,Arcuri在研究報告中表示,他的Semicon West之行顯示半導體設備產業已經達到本輪周期的頂點。Arcuri表示,最近幾周多數廠商已把第四季度訂單或出貨量預測降低了10%。
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 Inc.的分析師Bill On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業內高管的觀點與先前召開的分析師會議上的觀點相符。在這些會議上,分析師仍然對該產業的長期前景持樂觀看法,但警告2006年下半年訂單增長速度將放慢。”
對于2007年預測,來聽聽不同的聲音
確實,存在一些短期問題。“我們認為目前的市場形勢和股票行情,將導致PC廠商公布疲弱的業績,而且庫存問題仍然揮之不去。”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 Inc.的分析師Doug Freedman表示。“今年我們聽說面向開學后銷售季節的PC庫存補充活動一度推遲,目前正在加快速度。我們認為PC處理器的削減抑制了需求。”
芯片設備與材料供應商卻不贊同關于今年下半年及較長期的展望,這也毫不奇怪。多數廠商看法樂觀。Vistec Semiconductor Systems Corp.的董事長Papken Der Torossian表示:“我們沒看到放緩跡象。”Vistec Semiconductor Systems Corp.的前身是“Leica Microsystems”。
據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SEMI),繼2005年下滑11.3%之后,2006年半導體資本設備的銷售額將增長18%,達到388億美元。該預測是在2006年5-6月進行的,基于對全球半導體設備業內人士的訪談。據該預測,預計2007年半導體設備市場增長平緩,但2008年將恢復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達到441億美元。
“上半年形勢良好。”Novellus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業務官Jeffrey Benzing表示。“我們認為下半年將高于去年同期,但不會出現上半年那樣的兩位數增幅。”Benzing表示,對摩爾定律的不懈追隨將繼續使芯片設備產業在可預見的將來保持忙碌的景象。“在45和32納米節點上存在巨大挑戰。”
2007年情況會如何?“我們的看法相當正面。”芯片設備巨頭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Splinter表示。“2007年將是一個好年頭。”
探針卡供應商FormFactor Inc.的總裁Joseph Bronson在Joseph Bronson上召開的一個記者會上表示:“我認為該產業將在未來兩年內保持成長。”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這種看法。杜邦旗下Electronic Technologies部門的副總裁兼總經理David Miller表示:“從近期來看,我們認為2006年產業保持強勁。”“但我們看到手機產業增長速度放緩,特別是在亞洲。中國市場的增長慢于我們原來的預期。”他警告說。“我也認為,2007年增長速度將會放緩。”
產業似乎已進入穩定增長階段,未來前景的可見度很低。“2006年仍處于一個良好的和強勁的平穩增長期。”子系統制造商Advanced Energy Inc.的營銷副總裁Todd Miklos表示。“這個平穩增長期的盡頭是什么?我還不知道。”
2007的“不詳之兆”
在向2007年前進的過程中,芯片設備產業出現了一些不詳之兆:據SG Cowen Securities Corp.,第四季度臺積電初制晶圓的產量可能下降5-10%。Canaccord Adams Inc.的分析師Avinash Kant表示:“在晶圓代工方面,已有傳言稱臺積電最近推遲了一些訂單。”
“我們認為,領先的內存廠商繼續以穩定的速度支出。”Kant表示。“在4月份,英特爾把它的2006年資本支出預測下調至66億美元,正負誤差為2億美元。先前的預測是69億美元,正負誤差為2億美元。”他接著說道:“考慮到微處理器產業中的競爭情況,如果英特爾2006年最終的資本支出數字低于其目前的預測,我們不會感到意外。即使根據目前的資本支出預測,考慮到英特爾在2006年第一季度大致支出了17.6億美元,下半年的支出速度可能會放慢。”
這對于芯片設備和材料生產商意味著什么?“第三季度訂單將與第二季度持平至增長10%,多數芯片設備與材料生產商可能預估第三季度訂單與第二季度持平至增長5%。”Kant表示。“雖然一個季度以后的前景可見度通常有限,但我們預期第四季度訂單將比第三季度持平至下降10%。但在目前階段,我們預計訂單不會顯著下降或者長期下降。”
2007,并購風潮仍將“橫行”
當然,2007年,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仍將繼續進行整合。
據Vistec Semiconductor Systems Corp.董事長Papken Der Torossian,預計2006年及以后將保持這種趨勢。他說:“我們看到該市場中的整合與并購速度加快。”Vistec生產檢測、測量和直寫(direct-write)及電子束設備。
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 Inc.曾在2004年預言,在未來10年里,將會有五分之二的公司在整合過程中遭到淘汰。許多人預測,自動測試設備(ATE)、電子束、光罩修理、納米壓印(nano-imprint)光刻、晶圓清潔和其它市場將再度出現整合。
Der Torossian日前在Semicon West展會上表示,但目前的整合似乎在圍繞著檢測和測量市場進行,該市場最近發生了許多大型并購活動。
有關美國修改對華出口半導體設備法規的消息
此外,有消息顯示:美國政府最近計劃對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的法規進行修訂,其中有些修訂部分是為了美國廠商更容易向中國市場銷售半導體制造設備。
美國商務部的計劃中包括芯片廠商和芯片制造設備廠商感興趣的三個方面。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對具體出口產品可能流向的“正當最終用戶(VEU)”提供新的授權;第二項是對已知具有軍事用途的產品進行新的控制;第三項是擴大對中國頒發其自己的最終用戶證明的要求。這次相關法規的修訂涉及防止商業出口被用于軍事目的。
VEU可能有助于加快向中國工廠出口美國芯片制造設備的過程。與目前按個案申請許可證的做法不同,美國公司可能能夠自由向美國政府事先審查并批準的中國公司銷售產品。這些中國公司可能包括芯片生產商中芯國際,該公司在遵守美國出口許可方面表現良好。相反,任何與軍方有關聯的中國公司不會獲得進口資格。
在中國做生意的美國廠商面臨的關鍵問題是,日本和歐洲公司能夠較快地獲得本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其速度比美國企業快得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03-2004年平均出口審批時間縮短了25%,從74天下降至55天。但美國公司競爭對手的審批時間只需幾周,有時甚至幾天就能搞定。
在中國,商務部的新計劃會產生什么全面影響仍然不得而知。中芯國際是中國購買先進半導體設備最多的公司,該公司的發言人表示,仍在對新計劃進行評估。中國商務部的行業分析師Mei Xinyu表示:“似乎美國將為中國打開一扇門,但會開多寬呢?”
再看美國方面,了解上述新規定的公司不是很多。但總體來看,官方的管理手續似乎會減少一些。“出口控制規定會逐漸放寬。”設備供應商FSI International Inc.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on Mitchell表示。“必須這樣。出口控制會使美國公司難以與其它對手競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