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
日前,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公布的“十五”期間投產電力項目造價監管信息報告顯示,電力工程造價五年間下降20%。其中火電工程單位造價總體呈下降趨勢,變電工程單位造價不同電壓等級有升有降,交流送電工程單位造價總體呈上漲趨勢。這是我國首次面向社會公布電力工程造價監管信息。
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表示,電力工程造價是合理確定電力工程建設成本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國現行電價的重要構成部分,從全國的大局看,電力行業整體工程造價水平直接影響我國的電價水平。因此,電力工程造價管理水平關系到電價的高低,最終影響到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發布電力項目造價監管信息,對于增強造價信息透明度,控制電價水平,切實維護社會公眾及電力企業的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盡管電力工程造價出現下降,但燃煤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已高達40%,近年來,隨著燃煤成本不斷上漲以及銀行還貸利率的變化,電力企業的不可控成本增多,企業利潤空間日益攤薄,依然面臨很大的運營壓力。
中國電力聯合會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部分發電企業虧損嚴重,其中尤以火電和燃氣電廠為最。煤價上漲、氣源不足是造成這些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其中,華能、大唐所屬的發電廠虧損面分別為34%和36%;廣東粵電和國投電力所屬的發電廠虧損面也分別達到21.62%和30.77%;而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發電廠虧損面更是高達50%。
據介紹,今年3月,電監會開始收集“十五”期間投產電力工程項目造價資料。截至6月底,共收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除西藏自治區外)約4800個工程項目的造價資料,經過整理,符合本次造價分析要求的各類工程數目為3673個,其中包括217個電源工程和3456個電網工程。
根據報告,“十五”期間投產火電工程單位概算從2001年的5000元/千瓦左右下降到2005年的4000元/千瓦左右,下降了20%;單位決算從2001年的4800元/千瓦左右下降到2005年的3600元/千瓦左右,下降1/4。從項目所在地區看,單位造價東北地區最高,南方地區最低。
水電工程項目從項目所在地區看,單位造價華中地區最高,西北地區最低。華中地區投產水電概算平均單位造價最高,為11828元/千瓦;其次是華東地區,為6996元/千瓦;西北地區最低,為5338元/千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