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
目前,全球最大光伏市場德國正在對進口醞釀限制措施,而擁有核心技術的上游原材料廠商結成的強勢同盟隨時可能漲價,表面上如日中天的光伏發電產業和站在財富神壇上的太陽能富豪們,正在經歷著一場嚴峻的考驗。
隨著德國每年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下降5%,只有6%的投資收益使得德國市場的需求逐年下降。而且德國正在醞釀對進口光伏產品實施相關限制政策,預計2007年即可出臺。
德國光伏市場的變化與德國政局變化密切相關。2000年施羅德擔任德國總理后出臺《可再生能源優先法》,政府的補貼激發了居民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作為投資的積極性。雖然歐洲本土技術實力很強,但是從投產到滿足市場還有一段時間,這就給了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巨大的成長空間。但這一夢幻時期似乎即將結束。
德國光伏企業認為政府補貼使得德國企業受到沖擊,并積極推動政府做出改變,而默克爾推行的政策與此高度一致。這一點當年在德國總理大選時,中國光伏企業的老板們已經意識到了,他們可能是最希望施羅德連任的中國人了,但是默默祈禱并未奏效,默克爾勝出了。
德國《可再生能源優先法》每三年修訂一次,2007年正是對現行法律重新修訂的時間。據法新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稱,政府希望幫助德國減輕對外國能源供應商的依賴,并重新調整能源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