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
電池業正迎來良好的發展前景。不久前發布的《2006年中國電池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各類新型電子產品的出現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既推動了我國電池業技術的更新換代,也大大擴展了電池的市場需求量并改變了電池的需求結構。
該報告指出,21世紀的電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長壽命、無污染、安全可靠、輕便的特點,是高科技、高產出、高利潤、高創匯產品,被國外專家稱為21世紀十大高科技之一。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資訊產業蓬勃發展,在邁入電子、資訊、通訊的“3C”時代后,電子產品朝著“短、小、輕、薄”的趨勢發展,對可攜帶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可攜帶式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能源——電池,其重要性也越來越顯著。
同時,由于人們越發關注環境保護,電動汽車有了相當快的發展,對作為其配套能源的二次電池在技術上有更高的要求,并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當前我國一次電池的發展趨勢是進一步提高性能和逐步實現無汞化;二次電池的發展趨勢是氫鎳電池逐步取代鎘鎳電池在電動工具、電動助力車、電話子母機的市場,鋰離子電池將逐步擠占氫鎳電池在移動通訊和筆記本電腦市場擁有的份額;鉛酸蓄電池的發展趨勢是,全密封、免維護鉛酸蓄電池將逐步取代傳統的開口鉛酸蓄電池。
隨著電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能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該報告指出,在國際光伏市場巨大潛力的推動下,各國的光伏制造業爭相投入巨資,擴大生產,以爭一席之地。我國光伏產業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國內光伏電池生產能力已達100MW。在國家各部委立項支持下,目前我國實驗室光伏電池的效率已達21%,可商業化光伏組件效率達14%~15%,一般商業化電池效率10%~13%。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成本已大幅下降,太陽能電池的價格逐漸從2000年的40元/瓦降到2004年的27元/瓦。這對國內太陽能市場走向壯大與成熟起到了決定作用。
但報告也同時指出,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和最大的電池消耗國。我國電池行業還存在許多問題:產品更新換代不及時,生產自動化、機械化程度不高,成本高、污染大。與國際上蓬勃發展的光伏發電相比,我國落后于發達國家10~15年,甚至明顯落后于印度。因此我國必須適應世界電池業發展的趨勢,改變我國的電池生產格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的電池產品。
今后我國電池行業發展的思路是:重點研究、開發、生產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小型、輕量、高能、無污染的一、二次電池。在相關政策的有力扶持和積極推動下,我國電池行業將會更快地得到發展,并加快趕超日、美等目前在電池業領先的國家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