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收購的穆勒集團是一家領先的商業和民用建筑應用、工業控制和工業設備應用配件供應商。該公司主要向西歐、東歐和亞太地區的客戶提供產品。約定收購價格為15.5億歐元(22.3億美元)。交易預計在2008年一季度完成。該收購需要得到監管審批并滿足其他通常的完成條件。
總部位于德國波恩的穆勒集團2007年(截至12月31日)銷售額預計為 10.2億歐元(14.7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預計為1.7億歐元(2.45億美元)。該公司在全球擁有15個生產基地,在90多個國家設有銷售代表處,員工人數約為8千7百名。
伊頓同時還宣布將在12月21日對臺灣證交所上市的飛瑞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全面要約收購。飛瑞制造單相和三相不間斷電源 (UPS)并銷往全球。其在不間斷電源市場,特別是中國、東南亞和東歐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伊頓的收購價格為每股50新臺幣(1.54美元)。如果飛瑞股份100%被收購,總收購價格將為5.65億美元。
飛瑞董事長和董事會成員已達成協議,在本次要約收購中向伊頓出售公司25%的股份。本次要約需要得到監管審批并滿足其他通常條件, 包括最低51%的股份接受伊頓收購。
飛瑞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銷售額預計為 161億新臺幣(4.95億美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預計為17億新臺幣(5,200萬美元)。 公司總部位于臺北市,在中國內地和臺灣擁有生產基地,員工人數約為 5,800人。
“這兩項交易將進一步確立伊頓作為電力輸配和控制產品以及電能質量設備和系統全球領先供應商的地位,”伊頓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卡特拉(Alexander M. Cutler)表示。“這些收購完成后,我們的電氣業務年銷售額將超過75億美元。此外,按照我們的產品發貨地來計算,伊頓的國際銷售份額將達到55-60%。”
“今天的行動清楚地體現了伊頓在全球范圍發展電氣業務的成功,”卡特拉說。“穆勒集團擁有廣泛的IEC電力輸配和控制產品線,在西歐和東歐都有強大的分銷網絡,在一些東歐國家還有大型的制造工廠,這些將極大地增強我們在美國以外電氣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對收購飛瑞同樣感到激動,”卡特拉說。“飛瑞在中國內地和臺灣電能質量市場的領先地位將為我們銷售全系列電能質量產品提供一個強大的基礎。此外,該公司的技術能力和在中國內地和臺灣的制造工廠將為我們提供產品、技術和具有競爭力的制造基地,從而大大拓展我們的全球電能質量業務。”
卡特拉指出:“我們預計這些收購對我們2008年的每股營業利潤將無重大影響,2009年每股增長25到35美分。包含這些收購后,我們對伊頓2008年整體預測是銷售額增長25%,每股營業利潤增長15-20%。 ”
他表示:“我們計劃使用現金、債務和股權為收購融資。我們希望以此來管理長期債務和股權發行,從而使我們保持目前“A”級 的長期債務評級。”
編輯:ronvy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12/20071221113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