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23日在北京說,今后10至15年,中國經濟將從飛躍階段進入穩定發展期,正是需要對基礎科學研究實施高投入的重要階段,國家要爭取使中央財政科技撥款中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盡快達到20%。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去年全國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總支出達創紀錄的1539.6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1%。其中基礎研究經費支出87.7億元,占5.7%。資料顯示,美國投入基礎研究的經費占全國研發總經費的20%。
程津培說,政府應成為基礎研究投入的主體,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公司、企業和個人設立各類支持基礎研究的基金,并積極利用國際資金。
為提高基礎研究水平,由原國家計劃委員會牽頭,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等在1984年共同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截至2003年底,161個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6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覆蓋了基礎研究的重點學科領域,擁有固定人員5000余人,儀器設備總價值近30億元,每年籌集科研課題經費20多億元。
1997年,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研究了基礎研究的整體部署,決定由科技部組織制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又稱973計劃,國家撥出專項經費予以支持。自1998年開始實施至2003年底,國家財政向157個項目投入了33億元。
據統計,1997年至2003年,國家重點實驗室共獲得40項二等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這些實驗室發表的被《國際引文索引》等收錄的論文數量從1999年的3242篇增加到2003年的7835篇,年均增長率達25%。研究人員連續在《自然》、《科學》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高水平論文。
1999年至2003年,973計劃項目共產生5.2萬篇論文,其中2.2萬篇發表在國外學術刊物上。中國科學家在光電功能晶體、疾病基因組學、納米科技、腦科學、古生物學、化學等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
程津培說,政府應成為基礎研究投入的主體,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公司、企業和個人設立各類支持基礎研究的基金,并積極利用國際資金。
為提高基礎研究水平,由原國家計劃委員會牽頭,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等在1984年共同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截至2003年底,161個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6個試點國家實驗室基本覆蓋了基礎研究的重點學科領域,擁有固定人員5000余人,儀器設備總價值近30億元,每年籌集科研課題經費20多億元。
1997年,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研究了基礎研究的整體部署,決定由科技部組織制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又稱973計劃,國家撥出專項經費予以支持。自1998年開始實施至2003年底,國家財政向157個項目投入了33億元。
據統計,1997年至2003年,國家重點實驗室共獲得40項二等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這些實驗室發表的被《國際引文索引》等收錄的論文數量從1999年的3242篇增加到2003年的7835篇,年均增長率達25%。研究人員連續在《自然》、《科學》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高水平論文。
1999年至2003年,973計劃項目共產生5.2萬篇論文,其中2.2萬篇發表在國外學術刊物上。中國科學家在光電功能晶體、疾病基因組學、納米科技、腦科學、古生物學、化學等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科技部副部長:中國將加大基礎科學研究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4-12/200412249585.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4-12/2004122495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