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山東省質監局召開的“食品衛生監管職能劃轉”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率先在全國建成了統一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網,從而確保食品安全。
據了解,隨著我國采取多種措施保證食品質量安全,近年來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于好轉,但是非法食品加工生產的食品安全隱患并沒有得到根治,在種植養殖、加工生產、市場流通、餐飲消費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直接威脅百姓的生命健康。
山東省質監局副局長王殿華說,從2005年1月1日起,我國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衛生監管職能由衛生部門劃歸質監部門,為了從源頭上為食品質量監管提供軟硬件支持,山東省質監局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先后投入近4000萬元,用半年時間在全省16個市建起了18個食品通用實驗室,總面積達近1萬平方米,配備有1600多臺套先進的儀器設備,檢測范圍覆蓋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的28種食品。
同時,山東省質監局大力建設企業質量電子檔案,截至目前,已建檔食品類企業就達1.2萬家,基本覆蓋了全省的食品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企業質量電子數據平臺,從而改變過去企業底數不清、質量狀況不明、基礎數據散亂、動態變化失控的狀況,基本實現對食品企業的動態監管。
此外,山東還建起了遍及農村鄉鎮、城市街道的區域監管網絡,目前已組建700多個監管責任小組,活躍在企業一線。自實施區域監管以來,很多地方對企業的檢查次數減少近三成,與此同時,各地在生產領域查處的案件數量同比增長了10%。“多管齊下”使山東在全國率先建成統一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網。
據了解,隨著我國采取多種措施保證食品質量安全,近年來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于好轉,但是非法食品加工生產的食品安全隱患并沒有得到根治,在種植養殖、加工生產、市場流通、餐飲消費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直接威脅百姓的生命健康。
山東省質監局副局長王殿華說,從2005年1月1日起,我國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衛生監管職能由衛生部門劃歸質監部門,為了從源頭上為食品質量監管提供軟硬件支持,山東省質監局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先后投入近4000萬元,用半年時間在全省16個市建起了18個食品通用實驗室,總面積達近1萬平方米,配備有1600多臺套先進的儀器設備,檢測范圍覆蓋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的28種食品。
同時,山東省質監局大力建設企業質量電子檔案,截至目前,已建檔食品類企業就達1.2萬家,基本覆蓋了全省的食品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企業質量電子數據平臺,從而改變過去企業底數不清、質量狀況不明、基礎數據散亂、動態變化失控的狀況,基本實現對食品企業的動態監管。
此外,山東還建起了遍及農村鄉鎮、城市街道的區域監管網絡,目前已組建700多個監管責任小組,活躍在企業一線。自實施區域監管以來,很多地方對企業的檢查次數減少近三成,與此同時,各地在生產領域查處的案件數量同比增長了10%。“多管齊下”使山東在全國率先建成統一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山東率先在全國建成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1/200512693754.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1/2005126937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