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為戴爾筆記本電腦電池供應商
8月21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排序的2005中國企業500強揭曉,著名民營企業、總部位于深圳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64億元,名列第377位。十年發展,民營電池大鱷比亞迪已成長為IT零部件領域的“幕后大鱷”。就進軍IT終端市場的傳言,《民營經濟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比亞迪汽車銷售總經理夏治冰。
IT領域牽手戴爾電腦
此前業內有傳言稱,比亞迪將進軍IT終端消費市場。夏治冰對此斷然否認:“我們不會去做終端的消費品。”夏治冰表示,比亞迪成長到今天有了兩個大的產業群,一個是在IT及電子零部件,一個是在汽車領域。“我們與客戶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我們不會與客戶搶市場,我們愿意做英特爾式的企業,做一個最佳供應商,與我們的客戶一起分享。”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鐵心定位“供應商”角色的比亞迪日前悄然牽手電腦巨頭戴爾,成為戴爾筆記本電腦的電池供應商,這也是比亞迪首次進軍筆記本電腦電池市場。而占地56萬平方米的比亞迪上海生產基地將擔此重任。不過,夏治冰沒有透露比亞迪向戴爾的供貨數量。
今月發布的最新亞太區筆記本市場電腦調查數據顯示,筆記本正取代臺式機成為電腦市場的主角,今年第二季度戴爾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劇增47%。此前,為戴爾提供筆記本電腦電池的主要是我國臺灣廠商。國外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Data認為,筆記本電腦的普及將帶給電池業新的繁榮,而三洋、比亞迪、索尼、東芝等行業巨頭將從中獲益。該機構同時認為,其他便攜設備,如游戲機、音樂播放器、數碼相機市場的大幅增長也將推動電池的銷售。
打破日企壟斷
據介紹,比亞迪從手工作坊起步切入電池行業,從香港的一個工廠拿到第一張訂單。1997年又抓住了鋰離子電池發展的潮流,開始研發鋰離子電池。1998年比亞迪鋰離子電池開始批量出貨。比亞迪從電池開始全面進入手機配件的生產,形成了龐大的手機配件產業群,除了芯片之外,所有的電子零部件,包括LCD顯示屏、攝像頭都是“比亞迪制造”。夏治冰笑稱,只要提供一枚芯片,現在的比亞迪隨時都可以裝配出一臺手機。據悉,全球平均每四臺移動電話中就有一臺使用比亞迪生產的電池。
記者了解到,比亞迪2004年銷售額達64億元,日產充電電池達300萬粒,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二的電池供應商,僅次于日本的三洋。其所生產的鎳氫、鋰離子和鎳鎘電池的市場份額分列世界第三、第二和第一位。夏治冰稱,目前比亞迪已全面超越索尼與東芝,與領頭羊———三洋的距離正在縮小,“這也只是時間問題,兩三年內即可超越。”
兩翼齊飛整合IT、汽車
夏治冰認為,僅僅依靠IT產業實現利潤高速成倍的增長很困難。基于跨行業發展的戰略考慮,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開始了公司的轉型之路。借助IT和電子設備制造的經驗,目前,比亞迪汽車的產品線已涵蓋傳統動力與創新動力的多系列產品線。夏治冰表示,比亞迪現在是通過兩個產業群,去做制造的研發發展。目前比亞迪在IT產業擁有數千種專利,數百個產品。而在9月份,比亞迪旗下的首個自有品牌新車F3將正式上市,同時計劃明年推出2款—3款新車,預計到2007年,比亞迪汽車業務將會出現爆炸性的增長。
對于去年高交會上高調亮相的比亞迪電動車,夏治冰表示,電動車是比亞迪整合IT及電子零部件業與汽車業的一個重要切入口。據悉,比亞迪電動汽車技術上目前基本過關,已經達到一次充電行程500公里,最高時速120公里。然而,電動車開發雖然列入國家863計劃,但沒有具體的政策規定,沒有標準,上不了目錄,車不能銷售,不能掛牌,更不能上路運行。即使允許上路運行,也要有充電站相配套,這絕不是一個企業所能解決的。
8月21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排序的2005中國企業500強揭曉,著名民營企業、總部位于深圳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64億元,名列第377位。十年發展,民營電池大鱷比亞迪已成長為IT零部件領域的“幕后大鱷”。就進軍IT終端市場的傳言,《民營經濟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比亞迪汽車銷售總經理夏治冰。
IT領域牽手戴爾電腦
此前業內有傳言稱,比亞迪將進軍IT終端消費市場。夏治冰對此斷然否認:“我們不會去做終端的消費品。”夏治冰表示,比亞迪成長到今天有了兩個大的產業群,一個是在IT及電子零部件,一個是在汽車領域。“我們與客戶是唇齒相依的關系,我們不會與客戶搶市場,我們愿意做英特爾式的企業,做一個最佳供應商,與我們的客戶一起分享。”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鐵心定位“供應商”角色的比亞迪日前悄然牽手電腦巨頭戴爾,成為戴爾筆記本電腦的電池供應商,這也是比亞迪首次進軍筆記本電腦電池市場。而占地56萬平方米的比亞迪上海生產基地將擔此重任。不過,夏治冰沒有透露比亞迪向戴爾的供貨數量。
今月發布的最新亞太區筆記本市場電腦調查數據顯示,筆記本正取代臺式機成為電腦市場的主角,今年第二季度戴爾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劇增47%。此前,為戴爾提供筆記本電腦電池的主要是我國臺灣廠商。國外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Data認為,筆記本電腦的普及將帶給電池業新的繁榮,而三洋、比亞迪、索尼、東芝等行業巨頭將從中獲益。該機構同時認為,其他便攜設備,如游戲機、音樂播放器、數碼相機市場的大幅增長也將推動電池的銷售。
打破日企壟斷
據介紹,比亞迪從手工作坊起步切入電池行業,從香港的一個工廠拿到第一張訂單。1997年又抓住了鋰離子電池發展的潮流,開始研發鋰離子電池。1998年比亞迪鋰離子電池開始批量出貨。比亞迪從電池開始全面進入手機配件的生產,形成了龐大的手機配件產業群,除了芯片之外,所有的電子零部件,包括LCD顯示屏、攝像頭都是“比亞迪制造”。夏治冰笑稱,只要提供一枚芯片,現在的比亞迪隨時都可以裝配出一臺手機。據悉,全球平均每四臺移動電話中就有一臺使用比亞迪生產的電池。
記者了解到,比亞迪2004年銷售額達64億元,日產充電電池達300萬粒,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二的電池供應商,僅次于日本的三洋。其所生產的鎳氫、鋰離子和鎳鎘電池的市場份額分列世界第三、第二和第一位。夏治冰稱,目前比亞迪已全面超越索尼與東芝,與領頭羊———三洋的距離正在縮小,“這也只是時間問題,兩三年內即可超越。”
兩翼齊飛整合IT、汽車
夏治冰認為,僅僅依靠IT產業實現利潤高速成倍的增長很困難。基于跨行業發展的戰略考慮,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開始了公司的轉型之路。借助IT和電子設備制造的經驗,目前,比亞迪汽車的產品線已涵蓋傳統動力與創新動力的多系列產品線。夏治冰表示,比亞迪現在是通過兩個產業群,去做制造的研發發展。目前比亞迪在IT產業擁有數千種專利,數百個產品。而在9月份,比亞迪旗下的首個自有品牌新車F3將正式上市,同時計劃明年推出2款—3款新車,預計到2007年,比亞迪汽車業務將會出現爆炸性的增長。
對于去年高交會上高調亮相的比亞迪電動車,夏治冰表示,電動車是比亞迪整合IT及電子零部件業與汽車業的一個重要切入口。據悉,比亞迪電動汽車技術上目前基本過關,已經達到一次充電行程500公里,最高時速120公里。然而,電動車開發雖然列入國家863計劃,但沒有具體的政策規定,沒有標準,上不了目錄,車不能銷售,不能掛牌,更不能上路運行。即使允許上路運行,也要有充電站相配套,這絕不是一個企業所能解決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民營電池大鱷比亞迪否認進軍終端市場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8/2005826102248.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8/20058261022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