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銷商安富利(Avnet)在7月初宣布完成收購科匯(Memec)后,進一步說明了兩家公司合并之后的亞太區市場經營策略。安富利電子組件部亞洲區總裁黃建雄表示,未來安富利的亞太市場業務將分為臺灣地區、南亞、中國大陸一區與中國大陸二區四個部份;四大區域分別有獨立的團隊,并與該公司位于臺灣、印度、新加坡、上海、深圳與香港等地的六個設計中心相互配合,以提供亞太區客戶更充分的支持。
“安富利與Memec本來在原廠與客戶群上就很少有重疊的部份,因此兩者可說是互補的結合;我們的中國大陸一區是由Memec的團隊所組成,中國大陸二區則是安富利原有的團隊,未來兩個團隊將繼續服務其各自的上游供貨商與下游的客戶。”黃建雄指出,該公司將中國大陸市場分為兩個區域的主要理由,即是為了因應規模不斷膨脹的中國大陸市場的需求。安富利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為1.74%,Memec則為0.98%;該公司希望在合并之后超越對手艾睿(Arrow)的1.99%占有率,成為中國大陸領先的半導體分銷商。
安富利原本在亞洲區有五個設計中心,臺灣負責可攜式產品電源管理設計、上海負責數字消費性電子,深圳負責網絡、多媒體與處理器,新加坡專長無線局域網絡(WLAN)、藍芽(Bluetooth)等無線通信技術,印度Bangalore的設計中心專長汽車電子、工業、家庭應用與電源供應等技術;而與Memec合并后則增加了香港設計中心,專門投入FPGA、ASIC設計的支持。
“六個設計中心的分工原則,一個是對客戶需求的接近性,另一個則是依據各地人才的專長來決定所負責的技術領域。”黃建雄表示,除了自有的設計中心,安富利也會與其它獨立的IC設計公司合作,來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除了亞太區60位左右的設計工程師(R&D)人力,安富利在與Memec合并之后現場應用工程師(FAE)人數將達261位,與總數399位的業務人員比重約為1:1.5,提供支持的人力增長不少。
“在大中華區市場,因為臺灣仍是大多數客戶的產品研發基地,安富利對臺灣地區的支持策略是致力提供Design-in的服務;而中國大陸市場則因幅員遼闊,我們希望能達到高覆蓋率的支持,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包括香港)已有22個辦公據點與4個倉儲物流中心。”黃建雄指出,增強技術實力、提供客制化解決方案以迎合客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的需求,是分銷商提高附加價值的關鍵,也將是該公司將持續投資的重點項目。
“安富利與Memec本來在原廠與客戶群上就很少有重疊的部份,因此兩者可說是互補的結合;我們的中國大陸一區是由Memec的團隊所組成,中國大陸二區則是安富利原有的團隊,未來兩個團隊將繼續服務其各自的上游供貨商與下游的客戶。”黃建雄指出,該公司將中國大陸市場分為兩個區域的主要理由,即是為了因應規模不斷膨脹的中國大陸市場的需求。安富利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占有率為1.74%,Memec則為0.98%;該公司希望在合并之后超越對手艾睿(Arrow)的1.99%占有率,成為中國大陸領先的半導體分銷商。
安富利原本在亞洲區有五個設計中心,臺灣負責可攜式產品電源管理設計、上海負責數字消費性電子,深圳負責網絡、多媒體與處理器,新加坡專長無線局域網絡(WLAN)、藍芽(Bluetooth)等無線通信技術,印度Bangalore的設計中心專長汽車電子、工業、家庭應用與電源供應等技術;而與Memec合并后則增加了香港設計中心,專門投入FPGA、ASIC設計的支持。
“六個設計中心的分工原則,一個是對客戶需求的接近性,另一個則是依據各地人才的專長來決定所負責的技術領域。”黃建雄表示,除了自有的設計中心,安富利也會與其它獨立的IC設計公司合作,來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除了亞太區60位左右的設計工程師(R&D)人力,安富利在與Memec合并之后現場應用工程師(FAE)人數將達261位,與總數399位的業務人員比重約為1:1.5,提供支持的人力增長不少。
“在大中華區市場,因為臺灣仍是大多數客戶的產品研發基地,安富利對臺灣地區的支持策略是致力提供Design-in的服務;而中國大陸市場則因幅員遼闊,我們希望能達到高覆蓋率的支持,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包括香港)已有22個辦公據點與4個倉儲物流中心。”黃建雄指出,增強技術實力、提供客制化解決方案以迎合客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的需求,是分銷商提高附加價值的關鍵,也將是該公司將持續投資的重點項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安富利將亞太業務一分為四,突顯中國大陸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8/20058592333.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8/200585923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