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電 在能源和環保問題的雙重壓力下,長三角地區大力發展以風能和太陽能為代表的“綠色能源”,并有望成為能源經濟新的增長點。
經濟迅猛發展的長三角地區近年來開始出現供電“瓶頸”,尤其是用電高峰時,頻繁拉閘限電。此外,以火力發電為主力的長三角,空氣污染也敲響了環保警鐘。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和企業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了新能源。
據了解,沿海的江蘇省東臺市近日收到國家發改委關于東臺風電特許權項目核準的批復,一個大型風電項目進入正式開工建設階段。
該項目總容量20萬千瓦,建設規模200兆瓦,發電機組142臺,單機容量600千瓦以上,總投資16.8億元,是目前世界單期建設最大的風電項目工程,將于2008年建成運行。建成后年發電量將達4億千瓦時,年創利潤超4000萬元以上。
東臺市王光文市長說,除沿海區域外,東臺市海上風能資源更是綠色電力的“富礦”區,海上“大風車”一旦建成運轉,東臺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之都”,政府力爭“十一五”期間建成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此前,作為國家特許權項目之一的江蘇如東風力發電場工程也已開工建設,其規劃總裝機容量達到85萬千瓦,為亞洲目前規模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在新確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中,江蘇省將成為全國風電發展的戰略重點地區之一。到2010年,全省將建成風電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占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1/5以上。
在浙江,舟山市岱山縣與浙江綠能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海上風電場建設項目投資協議書,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總裝機容量達2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與此同時,上海已擬訂《上海10萬千瓦近海風力發電場計劃》等可再生能源計劃,希望到2010年,可再生資源發電達到全市發電總裝機容量的5%。
與火電相比,風電的成本要高出三四成,但它以風為動力,既無污染,又可再生循環利用,是最具開發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為鼓勵風電等新能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實施,它允許風電以高于平均上網電價的價格上網,價差由電網分攤。
除風能外,一向被認為只能用來燒開水的太陽能正成為上海電力的新來源,上海市政府著手新建一批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同時支持符合規定的“光電”并入上海電網。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說,對于“光電”,電力部門將按成本加合理利潤全額收購光伏發電的電量;超出電網平均上網電價的部分先從綠色電力機制中消化,不足部分則將在全網分攤。
在江蘇,太陽能也正在成為能源業的新寵。南京市江寧區已建成了一個小型的太陽能示范電廠,可供近千戶居民家庭使用,居民十分喜歡這種干凈的新能源。
“十一五”期間,江蘇省計劃打造成全國重要的太陽能產業基地。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制出大面積硅太陽能電池,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世界前10強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揚州順大成為我國第一家生產鑄錠和拉棒的企業,江蘇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也領先全國,全省從事太陽能熱水器研制、生產、安裝服務的企業已達180多家。
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顧為東認為,長三角地區經濟比較發達,更利于發展綠色能源,除了政府扶持外,長三角地區有一定承受能力和市場開拓前景,發展綠色能源具有重大的意義。
經濟迅猛發展的長三角地區近年來開始出現供電“瓶頸”,尤其是用電高峰時,頻繁拉閘限電。此外,以火力發電為主力的長三角,空氣污染也敲響了環保警鐘。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和企業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了新能源。
據了解,沿海的江蘇省東臺市近日收到國家發改委關于東臺風電特許權項目核準的批復,一個大型風電項目進入正式開工建設階段。
該項目總容量20萬千瓦,建設規模200兆瓦,發電機組142臺,單機容量600千瓦以上,總投資16.8億元,是目前世界單期建設最大的風電項目工程,將于2008年建成運行。建成后年發電量將達4億千瓦時,年創利潤超4000萬元以上。
東臺市王光文市長說,除沿海區域外,東臺市海上風能資源更是綠色電力的“富礦”區,海上“大風車”一旦建成運轉,東臺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之都”,政府力爭“十一五”期間建成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此前,作為國家特許權項目之一的江蘇如東風力發電場工程也已開工建設,其規劃總裝機容量達到85萬千瓦,為亞洲目前規模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在新確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中,江蘇省將成為全國風電發展的戰略重點地區之一。到2010年,全省將建成風電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占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1/5以上。
在浙江,舟山市岱山縣與浙江綠能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海上風電場建設項目投資協議書,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總裝機容量達2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與此同時,上海已擬訂《上海10萬千瓦近海風力發電場計劃》等可再生能源計劃,希望到2010年,可再生資源發電達到全市發電總裝機容量的5%。
與火電相比,風電的成本要高出三四成,但它以風為動力,既無污染,又可再生循環利用,是最具開發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為鼓勵風電等新能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實施,它允許風電以高于平均上網電價的價格上網,價差由電網分攤。
除風能外,一向被認為只能用來燒開水的太陽能正成為上海電力的新來源,上海市政府著手新建一批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同時支持符合規定的“光電”并入上海電網。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說,對于“光電”,電力部門將按成本加合理利潤全額收購光伏發電的電量;超出電網平均上網電價的部分先從綠色電力機制中消化,不足部分則將在全網分攤。
在江蘇,太陽能也正在成為能源業的新寵。南京市江寧區已建成了一個小型的太陽能示范電廠,可供近千戶居民家庭使用,居民十分喜歡這種干凈的新能源。
“十一五”期間,江蘇省計劃打造成全國重要的太陽能產業基地。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制出大面積硅太陽能電池,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世界前10強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揚州順大成為我國第一家生產鑄錠和拉棒的企業,江蘇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也領先全國,全省從事太陽能熱水器研制、生產、安裝服務的企業已達180多家。
江蘇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顧為東認為,長三角地區經濟比較發達,更利于發展綠色能源,除了政府扶持外,長三角地區有一定承受能力和市場開拓前景,發展綠色能源具有重大的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新華網
來源:新華網
本文鏈接:長三角能源經濟新亮點:積極發展“綠色能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4/200647112054.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4/2006471120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