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北京方面傳來消息,國產3G標準TD-SCDMA試驗網覆蓋北京北四環,月底內部放號1000個。
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通信展上,上海聯通有關人士向記者證實,其G網已經完成升級,就網絡速度而言,已經屬于3G概念。
稍早時間,中國移動在北京發放了在概念上屬于3G的“159號段”。盡管移動官方否定了這次的“159號段”與3G有關,但3G對于中國通信產業和手機用戶,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層面,都已經是山雨欲來。有專家預測,中國3G牌照可能年內發放。
但是,瑞銀在最新的一份投資報告中認為,中國3G牌照的發放可能將進一步推遲。
日前,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在出席《財富》論壇時表示,“中國會在2008年以前適時地推出3G”。
業內種種跡象讓中國3G牌照的發放日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廠商期望3G盡快上馬
在以往采訪中,諾基亞中國總裁何慶源多次表示,“中國3G再不上就晚了”,他還表示,“中國還在考慮政策上應該怎么做。國外考慮的是正常的營運決策,每年投資多少,現金怎么管理,資本怎么進來,怎樣向股東交代。3G趨勢已確定,不做就來不及了。”何的說法代表了許多廠商的心聲,中國已到第三代手機3G決策的關鍵時刻,虎視眈眈的各大跨國巨頭都在緊張部署。由于3G牌照遲遲不發,設備商為了3G所作的準備一直閑置。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準備工作的成本正在一天天增加。
“謹慎如果是以犧牲市場機會為前提的話,這種代價是巨大的。”一家著名的電信設備廠商市場人士表示。根據他們掌握的資料顯示,現在3G商用進程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時期,如果中國市場不及時啟動3G商用,很可能會失去進入市場的最佳機會。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在2005年1月中旬發布的《中國3G世紀報告》中,也憧憬著3G在中國市場的美好未來:“3G業務開展后的最初5年每年可帶動GDP增長約1800億元,約占新增GDP的1/8到1/6,占GDP總量約1.2%,3G每年都將為我國創造80萬到100萬左右的就業機會,特別將為掌握相當信息通信知識的大學生們創造就業機會”。
專家拋出3G虧損論
官方對于3G牌照具體發放的日期大打“太極拳”。與此同時,圍繞著3G上與不上、何時上的問題,業內專家們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論戰。一向出語驚人的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拋出了“3G虧損論”:3G網絡建設所涉及的數千億元投入倒不如“用來修高速公路”。
里昂證券亞太電信業研究主管張耀昌也認為,3G將導致過度投資和價格戰,在這樣一個基礎建設投資已經過熱的時機上馬3G將會相當危險,特別是每個3G網絡的造價高達260億到1200億美元。
闞凱力教授認為,歐洲3G運營商80%以上的收入仍然來自語音,而99%以上的業務都可以由2G系統完成,中國聯通的CDMA1X在國際上就是3G系統,可以提供幾乎所有的3G業務,但是需求量很小,聯通CDMA1X的現狀已經充分說明我國市場對3G業務的需求嚴重不足。因此,像銥星這樣的歷史教訓一樣,在需求不足的時候對3G大規模投資,再先進的技術也會導致經濟上的災難。同時,闞凱力教授認為,3G的需求不足必將帶來運營商的嚴重虧損。
外資等待3G落地
不管是專家的“驚世”之言,還是官方的“謹慎”論證,由于3G即將呈現的巨大商機,在漫長等待中的外資們慢慢地開始由浮躁轉為理性。早在2003年,西門子、北電、朗訊、思科等就已推出面向3G的成熟的解決方案和終端傳輸設備。然而,盡管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對中國政府和運營商進行游說,結果還是讓他們始料未及,中國政府對3G的牌照一拖就是3年。這讓原本就因國際市場萎靡而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中國市場的外商們大傷元氣。例如西門子,就因在TD-SCDMA領域發力過早而苦不堪言。
于是,2005年,當中國政府發展TD-SCDMA的堅定決心日益顯露,TD-SCDMA可能率先獨立組網的消息傳來之后,外商們在第一時間醞釀了四大合資公司,順利地擠到了TD-SCDMA的行列。2005年10月,諾基亞聯手普天成立TD-SCDMA的生產研發公司。另外三家合資公司——愛立信與中興、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與大唐、西門子與華為正在等待政策的明確。
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通信展上,上海聯通有關人士向記者證實,其G網已經完成升級,就網絡速度而言,已經屬于3G概念。
稍早時間,中國移動在北京發放了在概念上屬于3G的“159號段”。盡管移動官方否定了這次的“159號段”與3G有關,但3G對于中國通信產業和手機用戶,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層面,都已經是山雨欲來。有專家預測,中國3G牌照可能年內發放。
但是,瑞銀在最新的一份投資報告中認為,中國3G牌照的發放可能將進一步推遲。
日前,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在出席《財富》論壇時表示,“中國會在2008年以前適時地推出3G”。
業內種種跡象讓中國3G牌照的發放日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廠商期望3G盡快上馬
在以往采訪中,諾基亞中國總裁何慶源多次表示,“中國3G再不上就晚了”,他還表示,“中國還在考慮政策上應該怎么做。國外考慮的是正常的營運決策,每年投資多少,現金怎么管理,資本怎么進來,怎樣向股東交代。3G趨勢已確定,不做就來不及了。”何的說法代表了許多廠商的心聲,中國已到第三代手機3G決策的關鍵時刻,虎視眈眈的各大跨國巨頭都在緊張部署。由于3G牌照遲遲不發,設備商為了3G所作的準備一直閑置。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準備工作的成本正在一天天增加。
“謹慎如果是以犧牲市場機會為前提的話,這種代價是巨大的。”一家著名的電信設備廠商市場人士表示。根據他們掌握的資料顯示,現在3G商用進程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時期,如果中國市場不及時啟動3G商用,很可能會失去進入市場的最佳機會。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在2005年1月中旬發布的《中國3G世紀報告》中,也憧憬著3G在中國市場的美好未來:“3G業務開展后的最初5年每年可帶動GDP增長約1800億元,約占新增GDP的1/8到1/6,占GDP總量約1.2%,3G每年都將為我國創造80萬到100萬左右的就業機會,特別將為掌握相當信息通信知識的大學生們創造就業機會”。
專家拋出3G虧損論
官方對于3G牌照具體發放的日期大打“太極拳”。與此同時,圍繞著3G上與不上、何時上的問題,業內專家們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論戰。一向出語驚人的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拋出了“3G虧損論”:3G網絡建設所涉及的數千億元投入倒不如“用來修高速公路”。
里昂證券亞太電信業研究主管張耀昌也認為,3G將導致過度投資和價格戰,在這樣一個基礎建設投資已經過熱的時機上馬3G將會相當危險,特別是每個3G網絡的造價高達260億到1200億美元。
闞凱力教授認為,歐洲3G運營商80%以上的收入仍然來自語音,而99%以上的業務都可以由2G系統完成,中國聯通的CDMA1X在國際上就是3G系統,可以提供幾乎所有的3G業務,但是需求量很小,聯通CDMA1X的現狀已經充分說明我國市場對3G業務的需求嚴重不足。因此,像銥星這樣的歷史教訓一樣,在需求不足的時候對3G大規模投資,再先進的技術也會導致經濟上的災難。同時,闞凱力教授認為,3G的需求不足必將帶來運營商的嚴重虧損。
外資等待3G落地
不管是專家的“驚世”之言,還是官方的“謹慎”論證,由于3G即將呈現的巨大商機,在漫長等待中的外資們慢慢地開始由浮躁轉為理性。早在2003年,西門子、北電、朗訊、思科等就已推出面向3G的成熟的解決方案和終端傳輸設備。然而,盡管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對中國政府和運營商進行游說,結果還是讓他們始料未及,中國政府對3G的牌照一拖就是3年。這讓原本就因國際市場萎靡而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中國市場的外商們大傷元氣。例如西門子,就因在TD-SCDMA領域發力過早而苦不堪言。
于是,2005年,當中國政府發展TD-SCDMA的堅定決心日益顯露,TD-SCDMA可能率先獨立組網的消息傳來之后,外商們在第一時間醞釀了四大合資公司,順利地擠到了TD-SCDMA的行列。2005年10月,諾基亞聯手普天成立TD-SCDMA的生產研發公司。另外三家合資公司——愛立信與中興、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與大唐、西門子與華為正在等待政策的明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本文鏈接:3G牌照何時發放撲朔迷離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6/20066795644.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6/200667956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