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中,已經有數十家海外投資商在中國內地達成投資風電意向,累計意向投資超過上千億元。
一家欲投資風電的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據他們所知,近一年來,有超過200家企業(其中包括約幾十家海外投資商)在內蒙各地準備進行風電開發。區發改委數據顯示,2005年自治區就批了176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
地處西風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的錫林郭勒盟更成為外商“哄搶”的“黃金之地”。“大約從去年8月份開始,來我們這里的人突然多了起來,有一陣兒時間是一批接一批的。”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祖光華說。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英國的保羅公司(PaulEveleighLtd)、愛爾蘭的安粹公司(Airtricity)等數家風電投資商進駐西烏珠穆沁旗。其中,保羅公司已經與當地政府達成分數期建設總裝機為200萬千瓦風電廠的協議,并約定盡快開工建設一期4個4.95萬千瓦裝機的風電廠。目前,該公司已在其圈定的204省道150-180公里段及195-245公里段、路兩側8公里寬的范圍內,建起了10個測風塔,收集風力數據。
同時進駐西烏旗的愛爾蘭安粹公司(Airtricity)為了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取得地方政府的信任并獲得開發權,利用自己的衛星數據,為西烏旗政府免費進行了風力發電的規劃。這份規劃將該旗劃分為7大風場,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安粹公司隨后也開始了測風塔的建設。
放大到全國,外商投資國內風電的態勢更為火熱。記者了解到:廣東、福建、山東、河北、甘肅、新疆等省區都在規劃大型風電項目。甘肅省規劃了兩個百萬千瓦級風力發電場;江蘇省近千公里的海岸線,幾乎縣縣都在規劃建設10萬千瓦至20萬千瓦的風電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05年國家《可再生能源法》出臺至今,包括英國的保羅公司(PaulEveleighLtd)、愛爾蘭的安粹公司(Airtricity)、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加拿大EFF公司、瑞士MFC商業銀行公司、荷蘭努安公司、BP等數十家國外企業加入到在中國群起爭“風”的行列。
“如果加上海外資本投資風電設備的資金,外商在中國的風電投資規模可能已經超過兩千億以上。”電力專家孫向方稱,由于國家對風電項目設備國產率有70%的剛性要求,包括美國GE能源集團、丹麥Vestas、西班牙Gamesa等頂尖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中國直接設廠。
在河北省,上百億資金正在向風電項目集中。其中,香港華潤旗下華潤控股有限公司獨資開發建設圍場縣御道口牧場風電場項目,項目裝機規模為20萬千瓦,總投資2億美元;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加拿大EFF公司、瑞士MFC商業銀行公司、荷蘭努安公司也正在向河北省風電項目集結。
國電天風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路峰說,在傳統能源日趨緊張的大背景下,風力發電前景看好,而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辦法、國家風電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直接引發風電投資熱潮。
路峰說,“跑馬圈風”有兩種情形,一是首次涉足風電的一些企業,對風電行業了解不深,不計成本爭搶特許權項目,強行進入;二是投資商考慮到國家規定,其可再生能源發電應占發電總額一定比例,因此希望搶占風能資源較好的項目。而對于業界擔心的風電行業虧損的問題,投資商并沒有太在意———他們相信,一旦風電項目整體陷入虧損,國家勢必調整電價以扭虧。
“跑馬圈風”中的一些企業甚至僅僅是為了圈占風力資源而進入,雖然承諾巨額的資金投入,但事實上這些企業未必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來完成投資。據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小?介紹,該公司曾試圖與美國一家投資公司合作開發風電項目,但當項目啟動時,這家公司卻因資金不足而退出。
一家投資公司的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個測風塔的投入也就是20多萬元,先圈地獲得測風權,在收集數據的時期內,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找到錢。可以引資,可以出讓項目股權,當然也可以干脆一賣了之。只要大家都看好風電,你圈的地風力資源又好,根本不愁賣。
雖然國家規劃了龐大的風電發展計劃,但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于午銘認為這種不計成本的“圈風”做法無異于自殺。他說,自2002年以來,我國啟動實施7個特許權項目,其最后確定的中標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僅在0.38元至0.52元之間。他斷言,這些項目投產發電后,絕大多數將陷入虧損境地。
據北方龍源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徐成龍測算,按照內蒙古的風力資源條件,風力發電正常的盈虧平衡點應該在0.48元左右,如果企業投標的價格能在這個基礎上低一兩分錢,還有可能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等手段加以消化,但如果低于3分錢以上,則根本不可能保本經營。實際情況是,雖然有的投標企業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測算的成本是每度電4角多錢,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投標時卻出價到3角多。
不僅如此,“圈風”壓價形成的扭曲價格信號,還將向產業下游傳遞。于午銘比喻其為谷賤傷農,即風電上網價格過低將損害風電機組及零部件制造業,也將波及風電服務業。
一家欲投資風電的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據他們所知,近一年來,有超過200家企業(其中包括約幾十家海外投資商)在內蒙各地準備進行風電開發。區發改委數據顯示,2005年自治區就批了176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
地處西風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的錫林郭勒盟更成為外商“哄搶”的“黃金之地”。“大約從去年8月份開始,來我們這里的人突然多了起來,有一陣兒時間是一批接一批的。”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祖光華說。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英國的保羅公司(PaulEveleighLtd)、愛爾蘭的安粹公司(Airtricity)等數家風電投資商進駐西烏珠穆沁旗。其中,保羅公司已經與當地政府達成分數期建設總裝機為200萬千瓦風電廠的協議,并約定盡快開工建設一期4個4.95萬千瓦裝機的風電廠。目前,該公司已在其圈定的204省道150-180公里段及195-245公里段、路兩側8公里寬的范圍內,建起了10個測風塔,收集風力數據。
同時進駐西烏旗的愛爾蘭安粹公司(Airtricity)為了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取得地方政府的信任并獲得開發權,利用自己的衛星數據,為西烏旗政府免費進行了風力發電的規劃。這份規劃將該旗劃分為7大風場,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安粹公司隨后也開始了測風塔的建設。
放大到全國,外商投資國內風電的態勢更為火熱。記者了解到:廣東、福建、山東、河北、甘肅、新疆等省區都在規劃大型風電項目。甘肅省規劃了兩個百萬千瓦級風力發電場;江蘇省近千公里的海岸線,幾乎縣縣都在規劃建設10萬千瓦至20萬千瓦的風電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05年國家《可再生能源法》出臺至今,包括英國的保羅公司(PaulEveleighLtd)、愛爾蘭的安粹公司(Airtricity)、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加拿大EFF公司、瑞士MFC商業銀行公司、荷蘭努安公司、BP等數十家國外企業加入到在中國群起爭“風”的行列。
“如果加上海外資本投資風電設備的資金,外商在中國的風電投資規模可能已經超過兩千億以上。”電力專家孫向方稱,由于國家對風電項目設備國產率有70%的剛性要求,包括美國GE能源集團、丹麥Vestas、西班牙Gamesa等頂尖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中國直接設廠。
在河北省,上百億資金正在向風電項目集中。其中,香港華潤旗下華潤控股有限公司獨資開發建設圍場縣御道口牧場風電場項目,項目裝機規模為20萬千瓦,總投資2億美元;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加拿大EFF公司、瑞士MFC商業銀行公司、荷蘭努安公司也正在向河北省風電項目集結。
國電天風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路峰說,在傳統能源日趨緊張的大背景下,風力發電前景看好,而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辦法、國家風電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直接引發風電投資熱潮。
路峰說,“跑馬圈風”有兩種情形,一是首次涉足風電的一些企業,對風電行業了解不深,不計成本爭搶特許權項目,強行進入;二是投資商考慮到國家規定,其可再生能源發電應占發電總額一定比例,因此希望搶占風能資源較好的項目。而對于業界擔心的風電行業虧損的問題,投資商并沒有太在意———他們相信,一旦風電項目整體陷入虧損,國家勢必調整電價以扭虧。
“跑馬圈風”中的一些企業甚至僅僅是為了圈占風力資源而進入,雖然承諾巨額的資金投入,但事實上這些企業未必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來完成投資。據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劉小?介紹,該公司曾試圖與美國一家投資公司合作開發風電項目,但當項目啟動時,這家公司卻因資金不足而退出。
一家投資公司的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個測風塔的投入也就是20多萬元,先圈地獲得測風權,在收集數據的時期內,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找到錢。可以引資,可以出讓項目股權,當然也可以干脆一賣了之。只要大家都看好風電,你圈的地風力資源又好,根本不愁賣。
雖然國家規劃了龐大的風電發展計劃,但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于午銘認為這種不計成本的“圈風”做法無異于自殺。他說,自2002年以來,我國啟動實施7個特許權項目,其最后確定的中標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僅在0.38元至0.52元之間。他斷言,這些項目投產發電后,絕大多數將陷入虧損境地。
據北方龍源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徐成龍測算,按照內蒙古的風力資源條件,風力發電正常的盈虧平衡點應該在0.48元左右,如果企業投標的價格能在這個基礎上低一兩分錢,還有可能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等手段加以消化,但如果低于3分錢以上,則根本不可能保本經營。實際情況是,雖然有的投標企業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測算的成本是每度電4角多錢,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投標時卻出價到3角多。
不僅如此,“圈風”壓價形成的扭曲價格信號,還將向產業下游傳遞。于午銘比喻其為谷賤傷農,即風電上網價格過低將損害風電機組及零部件制造業,也將波及風電服務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
本文鏈接:風電項目又現一窩蜂 專家分析投資要慎重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8/20068495447.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8/20068495447.html
文章標簽: 風電/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