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汽車保有量約8億輛,預計到2020年全球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2億輛。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數據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費在交通領域,預計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總消耗的62%以上。”國家863項目BJ6123C6N4D燃料電池汽車整車產品示范樣車開發和生產課題組長、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客車分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告訴記者,“為此,全球已達成共識,交通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談及未來發展趨勢,他表示21世紀上半葉,基于各種液體燃料及其基礎設施的先進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基于各種氣體燃料及其基礎設施的燃氣與燃料電池車、基于電燃料及其基礎設施的純電動車將會長期并存。其中,先進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將占主導地位。燃氣與燃料電池車以及純電動車之和在21世紀中葉前后可望達到汽車銷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
燃料電池城市大客車可望率先實現產業化
劉國強介紹,我國汽車保有量現在已超過3000萬輛,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或中心城市,汽車廢氣排放已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同時,我國的石油資源嚴重不足,2006年1至6月,中國原油進口比去年同期增長15.6%,進口量達到7333萬噸;進口成品油1823萬噸,同比上升16.1%。在未來30年內,我國汽車還將大量增加,大氣環境污染、能源短缺問題將更為嚴重。
另外,北京申奧,治理大氣污染成為重大關鍵問題之一。按照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要求,2006年和2007年北京公交還將更新4000至5000輛,其中90%的公交車要使用清潔燃料,并希望各種電動客車能達到800至1000輛。奧運期間北京公共交通工具將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針對上述問題,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將是解決途徑,尤其是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因具有“零排放”、“效率高”和“燃料多樣化”等優點而成為最理想的方案之一。
劉國強表示,燃料電池城市大客車可望率先實現產業化。“美國正在實施國家計劃,目標是到2015年使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占到新增城市公交車的10%。相比而言,城市公交在我國更具戰略地位,應把燃料電池大客車作為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的突破口。”
同時他認為,從燃料電池技術發展現狀來看,大客車空間大,便于燃料電池動力源的布置,市區行駛道路狀況較好,車流速度不高,加速、爬坡能力要求沒有其他汽車嚴格,且定時定線行駛,便于建立集中加氫及維修設施,并有專人管理,因而是燃料電池最理想的應用車型。
奧運會將為燃料電池客車試運行提供機遇
劉國強告訴記者,“九五”期間,我國的燃料電池汽車研究已經起步,“十五”期間至2006年9月,“863燃料電池城市客車”項目完成了三代四種燃料電池車型的樣車考核試驗,整車總行駛里程超過50000公里,性能指標滿足合同要求。同期建立了各種技術標準和檢測規范有23項,還形成了一批關鍵技術,申報了50多項專利,有15項研究成果已經鑒定和即將鑒定,超額完成了合同要求。
他表示,燃料電池客車是國際上首先投入示范運行和商業化運行的燃料電池汽車。在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研究起步階段,系統集成度尚不高和氫能加注設施尚不完備的條件下,能量混合型燃料電池公交客車是可能首先推廣應用的燃料電池車型。本課題的實施將有益于我國向汽車能源結構多元化和城市客車清潔化轉變,進一步減輕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提高我國能源結構的安全性,進一步改善大中城市的大氣環境。
他認為,課題所建立的整車總體設計、系統集成、仿真分析、控制策略優化、整車多能源綜合控制系統開發等一整套燃料電池開發技術,以及整車設計和測試標準等將為燃料電池客車產業化提供重要的技術借鑒;所提出的關鍵共性技術都可用于其他相關電動車產品的開發,為我國汽車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
“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組委會都提出要批量使用零排放的清潔能源汽車。這為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的批量試制、示范運行提供了極好的機遇。”他說,“相信通過兩會的示范運行,必將帶動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發展,推動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的產業化進程。”
此外他還表示,該課題的開發立意高遠,目標在于搶占新一代燃料電池汽車的制高點,提升我國汽車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能夠造就一批專業電動汽車技術人才,建立一支具有自主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產品能力的高素質隊伍。
“總體來說,我國的燃料電池汽車起步晚,投入不足,與國外還有十分明顯的差距,”劉國強對記者說,“但是由于燃料電池汽車總體上技術仍不成熟,還處于關鍵技術攻關、樣車研制、展示和試驗階段,從而使我國在此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領域有可能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并實現民族汽車工業的跨越式大發展。”
來源:中國金融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12/20071241410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