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日在北京正式啟動實施。這一計劃預計投入近300億元巨資,以進一步加強對重大公益技術及產業共性技術研發的支持,全面提升科技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前身是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攻關計劃自1983年實施以來,集中攻克了一批產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雜交水稻、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秦山核電站建設工程、大型乙烯工程等重大科技突破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但科技部發展計劃司司長王曉方表示,多年來,攻關計劃在定位上突出產業關鍵和共性技術,投入增長緩慢,對關系社會發展的重大公益技術支持不夠,對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工程建設和重大裝備研制的支持力度薄弱。
當前,中國已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能源、資源、環境、重大疾病防治、產業競爭力、公共安全等方面都面臨嚴峻挑戰。
“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最緊密的科技計劃,攻關計劃的作用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王曉方說。
為此,中國在原攻關計劃的基礎上,設立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集成全國優勢科技資源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支撐計劃將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重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王曉方說。
根據支撐計劃,“十一五”期間將努力實現四大目標:初步緩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資源、環境等重大瓶頸問題;明顯增強主要產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公共服務領域科技水平;顯著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圍繞上述目標,支撐計劃目前在11個領域確定了147個首批啟動項目,涉及能源、資源、環境、農業、制造業、人口與健康、公共安全等。
目前,支撐計劃已經安排國撥經費73.5億元。根據測算,國家投入加上企業、地方和部門的配套投入,支撐計劃的總投入將接近300億元。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前身是國家科技攻關計劃。攻關計劃自1983年實施以來,集中攻克了一批產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雜交水稻、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秦山核電站建設工程、大型乙烯工程等重大科技突破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但科技部發展計劃司司長王曉方表示,多年來,攻關計劃在定位上突出產業關鍵和共性技術,投入增長緩慢,對關系社會發展的重大公益技術支持不夠,對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工程建設和重大裝備研制的支持力度薄弱。
當前,中國已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能源、資源、環境、重大疾病防治、產業競爭力、公共安全等方面都面臨嚴峻挑戰。
“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最緊密的科技計劃,攻關計劃的作用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王曉方說。
為此,中國在原攻關計劃的基礎上,設立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集成全國優勢科技資源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支撐計劃將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重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王曉方說。
根據支撐計劃,“十一五”期間將努力實現四大目標:初步緩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資源、環境等重大瓶頸問題;明顯增強主要產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公共服務領域科技水平;顯著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圍繞上述目標,支撐計劃目前在11個領域確定了147個首批啟動項目,涉及能源、資源、環境、農業、制造業、人口與健康、公共安全等。
目前,支撐計劃已經安排國撥經費73.5億元。根據測算,國家投入加上企業、地方和部門的配套投入,支撐計劃的總投入將接近300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news
來源:新華網
編輯:news
來源:新華網
本文鏈接:總投入近三百億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正式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2/2007210102248.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2/2007210102248.html
文章標簽: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