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6日,沃達豐宣布在京成立中國采購中心(CSC),以促進在大中華地區采購硬件設備。同時,該中心負責牽頭與當地制造商的合同談判,從而進一步將網絡、IT和相關服務方面的領先技術引入沃達豐集團及其客戶。
眾所周知,海外運營商對中國市場蓄謀已久。此刻,沃達豐在中國成立采購中心,所為何來?
削減成本+贊賞中國制造商的能力
在沃達豐中國采購中心成立的當日,銀行家出身的沃達豐公司全球董事長龐約翰親自來華督戰。在龐約翰談到的沃達豐五大戰略目標中,第一個就是在歐洲增加收入和削減成本。成立中國采購中心,正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一步。
全球采購能為沃達豐省多少錢?龐約翰并未透露。但他表示,未來5年內,沃達豐計劃在中國采購5億至10億歐元,包括網絡設備等一系列產品。這一數據中不包括終端,因為終端的采購隸屬于沃達豐的另一個部門——商務部,不在此采購中心職責范圍。
沃達豐公司全球供應鏈管理總監德勒夫·舒爾茨告訴記者,沃達豐一年在全球采購幾十億美元,花費最大的是終端,其次是網絡設備。舒爾茨稱,目前沃達豐在中國已經有兩億歐元的采購,未來具體采購目標和金額,主要是看供應商的準備情況如何。
無論是龐約翰還是舒爾茨,在采訪過程中,一直對中國的制造廠商贊賞有加:“如果中國的某制造商的產品沒有被別的運營商用過,而我們用了,那我們就會有競爭優勢。”
舒爾茨表示,在中國設立采購中心,一是可以直接與中國供應商接觸,沃達豐不僅希望從一級采購商處采購,還會從二級采購商那里采購;二是價格因素;三是中國企業技術的領先性。另外,中國本地人才也非常有經驗。他稱,沃達豐會從一些無線設備采購起,其次是IT硬件、電源、通信機房用的空調等其他很多產品。
中國采購中心成立之前,沃達豐在中國已經有大量的采購。此前,華為已經成為沃達豐供應商,華為為沃達豐在西班牙的3G網絡擴容提供硬件設備和技術服務。尤其是華為為沃達豐提供定制手機,使華為成為沃達豐在手機終端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沃達豐與中興通訊也有合作,除手機外,也在網絡設備上有合作。“我見過華為總裁任正非、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并且印象深刻。”龐約翰提到。據悉,龐約翰此次來華不僅拜會了中國移動董事長兼CEO王建宙,也與任正非、侯為貴見面,共議合作事宜。
謀求更大的中國電信市場
沃達豐2001年在中國設立代表處。上個月,2007年2月,沃達豐在中國成立了沃達豐中國有限公司。
從代表處的升格到采購中心的成立,這都發生在WTO五年保護期剛剛結束之際。這不能不讓人們想到更多。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競爭力與IT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預計,隨著3G上馬等內部環境的明朗化,外資或將在中國電信市場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且更多地參與進電信運營層面的業務。
自2000年起,沃達豐集團兩度注資中國移動(香港),投資總額達32.5億美元,占其股份的3.27%,擁有一個董事席位,為在華投資總額最大的20家外國企業之一。2001年2月,沃達豐和中國移動簽署了《戰略聯盟協議》,旨在提高雙方各自的領先地位和促進各領域多形式的合作。目前的合作項目涉及技術、商務、標準等各個領域,如優先漫游、3G路標、終端平臺、跨國客戶、手機電視等等。此外,沃達豐還在中國移動的下屬公司卓望控股有限公司投資了3500萬美元,擁有9.99%的股份。
不止是沃達豐,從早年來華設立公司的韓國SK,成立合資公司的AT&T,到近年來西班牙電信以及去年來華訪問的英國電信,諸多海外運營商屯兵中國,試圖進入中國運營市場。中國將履行WTO承諾:2007年,我國將取消基礎電信的地域限制,外資股份將允許達到49%。這使得海外運營商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誰會成為第一家“采購”者
中國到底會不會在基礎運營層面引進海外運營商?如何引進以及引進哪一家?這些問題引人關注。
去年,韓國SK電訊認購中國聯通10億美元可換股債券,在“進入中國”這一關鍵點上,SK電訊似乎先人一步。但SK電訊中國總裁劉允挺平靜:“這是資本層面的一次合作,但是,還沒有參與運營。”SK電訊的目標是:“一旦外國運營商有機會參與運營時,SK電訊應該是第一個。”
對眾多的海外運營商而言,中國市場的潛力是無法忽視的,而且每一家都想成為基礎電信業務領域中的第一家合作伙伴。要想進入中國的運營市場,就要和中國的運營商合作,只有滿足中國運營商的迫切需求,打中其“軟肋”,才會在眾多海外運營商中脫穎而出。
可是,中國的運營商到底需要什么呢?對這個問題,沃達豐找出了自己的新路子,即成立中國采購中心,以拉動中國制造業的海外出口,為中國制造業做貢獻,以此作為自己進入中國的鋪路石。
中國電信業開放在即,海外運營商也開始各顯神通。“狼來了”喊了多年,但“狼”如何來,還需要觀察。
編輯:Ronvy
來源:賽迪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4/20074251426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