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戰嘉瑾:
高性價比系統級芯片是開發重點
就平板電視產品而言,由于目前的主芯片普遍集成度比較高,外圍電路的需求比前幾年大幅降低,主芯片一般都將視頻解碼、逐行處理、MCU、 HDMI接收、分量視頻ADC,甚至音頻處理都集成在內。除主芯片外,海信對其他芯片年需求量大概情況如下:聲音功放150萬片,低壓DC/DC變換器 200萬片,DDR/DDR2 200萬片,HDMI開關50萬片,FLASH 200萬片,音頻處理器50萬片,MCU 50萬片,電源控制類芯片500萬片。
海信對IC供應商要求有穩定的產品質量和供貨能力,有反應迅速而有力的技術支持體系,有較強的產品創新能力,以及對成本的有效的控制能力。目前采購國內IC的比重很低,主要是本行業內國內IC廠商的研發力量普遍不足,沒有形成足夠的競爭力。
首先整機方案單芯片使整機硬件門檻降低,使一些實力較弱的廠商容易進入該行業,使行業內的競爭更加激烈。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提高產品開發的反應速度,利用技術優勢提高產品的差異化,避免低層次的價格競爭。另一方面,單芯片方案令整機成本不斷降低,使平板產品的市場迅速擴大,給各廠家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海信IC研發策略和定位是: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和發展動向,吸收豐富的整機開發積累的經驗,在電視和多媒體領域里開發高性價有特色的系統級核心芯片。研發方向主要是高清電視處理芯片、數字電視控制芯片、多媒體處理芯片等及其系統解決方案。以上都是通過自主設計。
康佳集團彩電事業部副總經理馬彪:
所用IC通過定制和外購獲得
康佳多媒體事業部所需IC目前基本上是采購國外公司的產品,國內廠商的機會還不是很多。在所需的 IC中,康佳有一部分IC主要是通過定制,向一些合作伙伴如美國、中國臺灣的IC設計公司提出具體功能要求,他們針對特定功能來進行開發,價格則依據量的多少來定。目前定制芯片主要是一些圖像處理芯片等。定制IC的優勢就在于投入資源少,可以集中更多力量做開發設計和產品推廣。目前康佳定制的芯片只占總量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還是通過外購來滿足要求。
如今芯片集成越來越多的功能,對整機設計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可以簡化設計,減少開發成本,加快產品上市。雖然會造成整機產品同質化,但目前整機產品不只是在國內甚至全球范圍內,相關的產品功能都差不多,競爭力將更多體現在品牌的競爭力上。
國內半導體廠商應更多立足于數字電視所需的調諧器、解碼器等IC的設計與開發,這一是因為市場需求量的擴大;二是可與國外IC公司保持在同一起跑線上,因而將有更廣的成長空間。在功率放大器領域,因為它對工藝、設計要求更高更嚴格,國內目前還缺乏基礎。
摩托羅拉手機部天津廠資源開發部經理趙桐:
元器件應做到高集成解決方案
手機新功能將越來越豐富,使手機為代表的多媒體、移動寬帶、手機游戲、無線網絡漫游成為現實,這將帶動對更高性能的數字信號處理芯片、2.4英寸及2.8英寸彩色顯示屏、大容量存儲器、高效的電源管理、高容量電池、新型連接器等器件的需求。此外,目前2.4英寸的GPS手機比較有吸引力, MOTO也有手機產品加入GPS功能。3G手機架構與2G、2.5G手機并沒有太大區別,由于手機超薄、小型化的趨勢,3G手機將在結構上有新的調整,并將會保持時尚外觀。對于元器件供應商而言,元器件產品必須能夠滿足超薄型手機的設計要求,應盡量做到高集成解決方案。
目前全球元器件供應商都在中國設立了生產基地。目前MOTO大部分產品采購來自合資或外資企業,本土企業中也有一些供應商。MOTO也在鼓勵本土企業與國際水平接軌,在質量體系、研發上多下功夫。
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陳寧:
各類芯片年需3000萬片
長虹多媒體事業部對IC需求是音視頻處理、功率放大器、音視頻編解碼、電源管理IC等,每年需求量約為3000多萬片。目前電視正處于升級換代時期,因而對信號處理器等需求也在增長。從供應情況來看,目前國內供應商主要是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器件,占的比重約為15%,而其他85%主要是國外供應商的產品。國內IC企業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目前長虹是全球采購,對國內外供應商的要求一致,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要有比較強的開發能力;二是質量有保證;三是制造和供貨能力強;四是價格合理;五是售后服務好。
芯片的集成度越來越高,不斷向單芯片演變,這對整機廠商帶來了機遇。整機廠商可簡化產品設計,調試更加方便,并且應用的外圍元件更少,整體成本也在下降,生產效率也相應提高。但同時也有不利的一面,伴隨著單芯片的成熟,整機技術與價值向IC前端轉移,產品開發越來越不需要整機的技術力量介入。此外,如果整機廠商采用同一家產品的IC,很容易造成產品同質化,競爭力不明顯。因而,整機廠商如果要尋求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就必須向產業鏈前端延伸,掌握芯片設計、開發的核心技術。
長虹意識到這點,目前在通過兩條腿走路:投資建立的虹微公司已有量產產品在長虹產品上應用。長虹遙控器芯片都是虹微開發,一年用量達1000多萬;數字匯聚芯片也已量產。此外,虹微開發的信號處理芯片已在長虹批量生產。除了不斷加強自主開發力量之外,長虹還不斷加強與美國、日本與我國臺灣IC廠商進行聯合開發的合作力度,目前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樟鉉:
會更多地使用國內元器件廠家產品
2007年手機的新功能和趨勢主要是GPS、大屏手寫、超長待機;對元器件的要求是集成度更高(體積更小)、功耗更低。
為了適應市場多變的需求,加快產品開發,波導的采購體系做了很多努力:一是持續不斷地推進標準化設計,這對于保證手機的質量很重要,但標準化器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月采購部會和研發部一起討論器件的變化趨勢,對標準化器件清單不斷進行完善。二是對于新項目開發階段采購部門實行項目負責制,確保產品能及時上市并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目前國內元器件廠商成長很快,一些關鍵器件如基帶、功能芯片,都已有了國內器件的身影,取得了好的市場份額。未來手機廠家會越來越多地使用國內元器件廠家的產品。
記者點評:IC市場面臨洗牌
如今芯片集成越來越多的功能,對整機廠商設計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可以簡化設計,減少開發成本,加快產品上市。但同時容易造成產品同質化,競爭力不明顯。這一方面要求整機廠商提高產品開發的反應速度,利用技術的優勢提高產品的差異化,避免價格競爭。另一方面,為了尋求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整機廠商在逐漸須向產業鏈前端延伸,以掌握芯片設計、開發的核心技術。海信、海爾、長虹、康佳、創維等整機廠商在這條路上積極探索。
一方面整機廠商在不斷提高自身IC開發實力,這相對地壓縮了外購IC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從目前來看,整機廠商采購國內IC的比重還較低,并且采購多是技術含量不高的IC。國內IC設計業雖然在近些年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在某些領域還存在“短板”,主要是國內IC廠商的研發力量普遍不足,沒有形成足夠的競爭力。國內IC設計業在“內憂外困”之下應順時而變,及時調整自己的產品定位與市場策略,提高開發實力和技術水平,而不只是單靠某一產品“一勞永逸”,才能進一步滿足整機廠商的需求。
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芯片集成度越來越高,外圍電路的需求比前幾年大幅降低,這也成為新廠商進入該行業的契機,這是國內IC設計業發揮所長的新機會,將造就IC市場的重新洗牌。
編輯:ronvy
來源:中國電子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8/2007822952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