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國防科工委下發《國防科技工業風力發電裝備產業發展指南(2007-2020)》(以下簡稱《指南》),鼓勵軍工企業積極推進風力發電裝備產業發展。根據該指南計劃,2015年前,軍工風電產業將建成重點零部件企業8至10家,形成年產值200 億的生產能力。并且,2020年前建成2至3個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重點整機制造企業,年產整機機組2000臺的能力。
除上述提到的零部件、整機產品之外,《指南》還將在塔筒、葉片、齒輪箱、發電機、變流器、偏航系統、剎車系統、液壓系統、控制系統,以及在研發能力和配套設施建設方面提出了具體目標。
《指南》表示,應充分利用國防科技工業技術、裝備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發展風力發電裝備產業,提升我國風力發電裝備產業水平,并培育軍工經濟新的增長點。
“為加速國防科技工業風力發電裝備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軍工經濟的重要產業。軍工企業應加強研發能力建設,重點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提升整體制造能力。統籌協調、聯合協作,形成以裝備制造為主體的國防科技工業風力發電產業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該《指南》明確表示,支持以資本為紐帶、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機制的建立,提倡和鼓勵跨集團、跨行業的聯合與合作。
《指南》還表示,將積極發展以風力發電裝備制造產業為主的風力發電產業集群。在風電產業的發展中堅持突出重點,擇優發展。要以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掌握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動力,以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作為產品研發的目標與追求。
根據《指南》制定的目標,2015年前建成8至10個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重點零部件企業,形成年產值200億的生產能力,占領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實現批量出口。2020年前建成2至3個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重點整機制造企業,年產整機機組2000臺的能力。同時,培育發展具備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制造、檢測、試驗手段,全面提升研發能力。
《指南》表示,2010年前零部件企業和整機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可執行的設計技術及設計規范;企業在產品投向市場時均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國家或行業無標準的,應制定國內領先水平的企業標準。并且,2015年前所有重點整機和零部件制造企業均應建成國家或省級研發(工程)中心,形成開發、試驗、檢測能力。
另外,2010年前建設總裝機容量50兆瓦、為國防科技工業系統企業產品演示、試驗服務的示范風電場。
編輯:ronvy
來源:國防科工委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9/20079201016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