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全球太陽能產業領先企業德國肖特傳來的消息,該公司在降低硅原料損耗,提高發電功率方面取得技術進展。這對于長期缺乏充足硅原料支撐的太陽能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十分利好的消息。
據介紹,該公司太陽能電池由于采用了全新的表面構造,其發電效能得到很大提高。
這種新結構被命名為ISO構造,由肖特太陽能研究中心開發,并得到研究院與德國工廠建設業界的幫助。
改進的太陽能電池表面結構,可令太陽能電池組件每產生一瓦電所需要的稀缺原材料-硅的用量得到降低。這一新技術,使電池能將接受到的太陽光更多的轉化為能量,從而實現更大的功率密度,節省資源,減少對硅原料的損耗,從整體上提高了生產效率。
另外,新的表面結構改進了產品的外觀,均勻的暗藍色質地使肖特太陽能電池的外觀協調統一。
目前, ASE-165GTFT/MCI 系列電池會開始采用新的構造,產品名稱中的“I”即代表ISO構造。隨后,這一新技術將被陸續應用于肖特所有的產品和生產設施中。
“采用ISO構造意味著我們能穩定的提高肖特太陽能電池產品的效能了。而對我們的客戶來說,這意味著他們花不多的錢,就可以獲得高品質的產品和更多的能量。” Michael Harre,肖特太陽能有限公司負責市場和銷售的管理委員會成員,解釋道。
太陽能電池研發經理Wilfried Schmidt 則補充道“市場的普遍難點是如何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和現有生產線結合起來”,他還表示,“研發部門和生產部門緊密合作是肖特太陽能公司的傳統強項,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短期內很快實施這個項目。”
肖特太陽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德國Alzenau,是肖特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肖特集團是一家享有盛譽的跨國性高科技集團公司,肖特的主要目標是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和工作條件。為了實現這一核心目標,公司致力于不斷地研究和發展特種材料、元件和系統。主要領域為家用電器行業、光學和光電子、醫藥包裝及可再生能源等。
德國肖特是世界領先的光伏發電領域的制造商之一,在其主要市場內,肖特通過其制造和銷售公司同客戶保持緊密的溝通,滿足眾多領域消費者的需求。集團擁有16,800名員工,全球銷售額達22億歐元。同時,公司將技術和經濟上的優勢同其社會責任和環保責任緊密聯系起來。德國肖特是卡爾•蔡司基金會旗下的企業。
編輯:ronvy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1/2008116941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