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要想在合理的時間內將低效率的舊技術轉換為更高效的新技術,光靠良好的意愿是遠遠不夠的。 美國能源部(DoE)的能源之星小組明白,緊湊型熒光燈(CFL)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不盡人意,其市場接受度并不高。CFL的出現可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但在2006年,其市場份額僅占2%,主要原因在于顯色性差、光衰快、發光度低以及體積大。
現在,能源之星試圖通過固態照明(SSL)的推廣來扭轉這一局面。今年七月份,能源之星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固態照明市場推廣研討會,Mr. Green和其他幾百位利益相關方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大家都只知道固態照明即LED照明,但美國政府有關照明效率的立法中沒有提到LED一詞)本次研討會的議題包括LED器件和照明產品的最新發展、將于本月底(9月30日)正式生效的能源之星新規范及其取得市場成功的發展策略。新規范涵蓋普通照明的家用和商用應用領域。 新規范的關鍵不同之處在于,它將測量發光效能而不是系統(光源)效能。與僅涉及光源測量和鎮流器測量的系統效能不同,發光效能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二次光學設計和燈具損耗,從而更能體現高效光輸出。加貼能源之星標志的照明產品還必須做出最低三年的擔保。此外,電源規范還包括0 W空載功耗(使用綜合控制裝置時空載功耗為0.5 W的情況除外),家用照明產品電源的功率因數≤0.7,商用照明產品電源的功率因數≤0.9。下面提供了指向能源之星固態照明完整規范的鏈接。
我對此的看法是,DoE希望借助新規范的出臺,為消費者提供一套區分產品優劣的標準,以區分符合他們預期的合格產品與市面上大量充斥的設計不良、性能不佳的LED產品。DoE第一階段的工作是,從光輸出、照明效能和成本方面關注性能等同于或優于傳統高效照明技術的LED照明應用及產品。這些產品包括櫥柜照明、臺燈、內嵌筒燈以及室外走廊、臺階和步道燈。第二階段的工作是,在2011年繼續提高性能要求并涵蓋所有LED照明產品。根據此次研討會所提供的數據,我預測在第二階段工作正式實施之前,LED照明產品將在路燈、停車場和車庫中得到廣泛應用。 從這次的情況來看,DoE似乎已經看到的未來的發展前景并做出了明智的決策!
有關能源之星固態照明燈具規范要求1.0版的信息,請訪問:http://www.netl.doe.gov/ssl/energy_star-criteria.html 后記:對于喜歡參加競賽的工程師而言,名譽與財富齊收的大好機會就在眼前。L●PRIZE™大賽(由美國政府授權)將向替換60瓦白熾燈泡的LED照明設計提供1000萬美元巨額獎金。有關詳細信息,請訪問http://www.lightingprize.org/。
編輯:ronvy
來源:Mr.Green博客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9/200892494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