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08年中國IT行業規模增速放緩。工業和信息化部財務司司長周子學表示,面對金融危機嚴峻挑戰,國內IT業應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信息化工業化融合、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積極推動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發展、積極“走出去”五方面加強未來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
在2月18日召開的2009中國IT市場年會上,賽迪顧問發布研究報告稱,08年中國IT市場整體的規模達到7,660億,增長速度放緩,同比下滑6個百分點。從IT市場結構來看,硬件市場規模接近4,430億人民幣;軟件服務占據中國IT市場總量42.2%,軟件增幅16%;IT服務增速有小幅下滑。
周子學與會時指出,中國IT產業08年實際面臨三層壓力:首先,經過連續20年高速成長,由于技術及國內外各方面原因影響,信息產業步入低速成長,這是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其次,08年上半年國內資本市場及原材料市場處于高位運行,對IT行業也構成很大壓力。第三,全球金融危機的后續發展也將繼續影響國內IT業的發展。
周子學強調,危機面前必須樹立信心。金融危機不僅使IT業面臨嚴峻挑戰,同時也迎來推動產業結構變革、提高自身創新力、重塑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良好機遇。國內IT業應積極探索實現中國特色的新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全面融合,全行業克服困難共同努力,使得信息產業保持相對平穩的發展。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是應對危機的根本,要把保增長,調結構有機的結合起來,把金融危機的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結構優化升級,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未來市場開拓的工作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繼續堅持發展信息產業,調整優化結構。信息產業中重點支持信息技術研發,增強企業和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加大光電元器件,軟件,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方面的技術投入,通過自主創新提升市場的競爭力。
第二、促進信息化工業化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為信息技術應用提供的很好的發展空間,提升競爭力關鍵是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因此工業信息化對信息產業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機遇。
第三、要把技術改造放在工業發展的突出地位。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行業,拉動經濟發展。技術改造要以質量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改善社會安全生產等為重點,消除產業的瓶頸制約。
第四、要積極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根據目前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情況,繼續推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特別是軟件外包業的發展。在08年國內經濟增長逐步放緩的趨勢下,國內軟件產業仍保持近30%的高速成長,可以看出軟件產業仍具備一定的發展空間。
第五、在危機面前國內IT企業應主動“走出去”。國內優秀企業利用現在國際金融危機重新劃分范圍的機會,打進國際新興市場,實現利潤的高速增長,走出去是開拓市場的好的路徑。
編輯:nige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2/2009224165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