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整個“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能源領域的“十二五”規劃也在今年密集發布。
記者粗略統計,這一年,我國共發布10多個能源行業的重要規劃,如《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和《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等等,加上去年發布的《煤層氣“十二五”規劃》和《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能源行業規劃基本已盡數出臺。
眾多規劃中,《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和《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三個可謂能源領域中的重量級規劃政策。《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因是能源“十二五”系列規劃中的“母規劃”而備受關注。另外兩個規劃因涉及核電重啟敏感話題,而牽動著業內人士的神經。
這一系列能源行業規劃都結合國家宏觀形勢變化明確未來發展目標,為“十二五”時期我國能源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動能源行業進入真正實施階段。
當然,也有些“十二五”能源行業規劃仍“待字閨中”,尚未出爐。其中,焦點最多的是電力,近年來煤價大漲大跌、電價調整不到位、煤電行業大面積虧損等種種困難使得《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還在研究中。
此外,廣為業界關注的《特高壓電網“十二五”規劃》早在3月份就已上報國家能源局,但因為發展特高壓存在爭議,直到今年底也未獲批。而《電網“十二五”規劃》遲遲沒有成形,也與特高壓交流爭議不無關系。
電煤價格并軌實質啟動
對煤炭企業來說,2012年或是不堪回首的一年,因為“黃金十年”就此終結,但同時也是非常值得銘記的一年,因為期盼已久的電煤價格并軌窗口悄然而至。
12月18日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透露,2013年國家發改委將穩步推進以資源性產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把實施重點電煤與市場煤價格并軌納入發展改革系統2013年重點工作。走到今天這一步,整整用了16年。
多年來,煤、電雙方圍繞電煤價格是否和煤炭市場價格徹底并軌爭論不休。在扭曲的價格下,煤企、電企也都“飽受委屈”。從兩個行業的自身發展考量,電煤價格“雙軌制”已到非改不可的境地。跳出雙方的得失看,背離市場的電煤計劃價格也不利于體現資源的稀缺性,更不利于火電行業節能減排。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電煤市場與鐵路運力、電價緊密關聯,電價漲落更是民生大事。業內人士普遍期望,電煤價格并軌,電煤市場率先實現完全市場化,能夠倒逼阻力重重的鐵路運力改革和電價改革。
長期以來,重點合同煤與鐵路運輸計劃掛鉤,而計劃外的非重點合同煤運輸則要自行籌措運力,一些鐵路的“三產”、“多經”企業趁機從中漁利,加上點車費、加車費等,煤炭流通成本被大幅抬高。而廠網分開后電廠的新生,更加寄望于煤電價格機制的理順,在煤炭價格進一步放開后,電價改革或將被推至前臺。
煤炭業終結“黃金十年”
一路“紅燈”的庫存,加上暴跌的市場價格,2012年,煤炭的“黃金十年”以迅雷之勢離去。
自今年5月份以來,全國最大的煤炭碼頭秦皇島港庫存以每周80萬噸的速度上漲,并于6月中旬創下近十年來最高庫存水平,直至10月才首次回落至600萬噸以下,釋放出煤炭行業“拐點”到來的信號。
除此之外,煤電關系的逆轉讓人更為大跌眼鏡。過去10年來,火電廠要委派專人在秦皇島港找煤,到煤炭企業拉關系。如今煤炭企業倒過來求電廠,還要降價促銷。5月以來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不斷刷新發布以來的最低記錄,出現罕見的“13連跌”,整體跌幅超過了20%。
如果以2002年煤炭市場化改革為起點,煤炭行業迄今正好經歷了歷史上最好的10年,雖在2008年曾因金融危機出現短暫低迷,但10年來煤炭走勢基本一路上揚。不過現在來看,這樣的好日子已經走到盡頭。不論從進口煤炭的沖擊,亦或新能源與清潔能源的替代效應,以及節能減排的壓力來看,都使這個結論更趨清晰。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12/2012122895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