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線側分組業務的日益增多,PTN正逐步替代SDH成為新一代移動承載網,SDH的環形拓撲組網也被繼承下來,成為PTN的主流組網形式。同時,環網保護技術以其可靠、豐富的保護特性,多年來在PTN領域也一直為業內所追求。
線性APS保護方式的不足
PTN在中國移動已經商用多年,現網保護方案采用最多的是線性APS 1:1/1+1技術。線性APS有兩條獨立通路,可以進行端到端的保護和倒換。作為一種端到端保護方式,線性APS以其規劃配置簡單、能滿足電信級50ms倒換時間要求,很快得到了推廣。但在實際應用中,也暴露了該技術的一些不足。
·APS路徑需要提前規劃,以確保工作和保護路徑不能有重疊,否則在重疊段出現故障后,整個APS保護將失效;
·線性ASP保護不具備抗多點故障能力,如果工作和保護通道各有一處故障,APS保護將失效;
·線性APS保護無法有效地控制故障影響范圍,路徑中間任何一處故障都將導致業務端到端的整個倒換。當多條通道共享路徑時,一旦共享路徑出現故障,所有Tunnel都會同時倒換,導致故障影響范圍擴大,同時上報的大量告警信息也給故障定位和維護帶來了很多困擾。
環網技術應運而生
線性APS保護存在的上述不足,帶來PTN運維人員在實際維護中的諸多困擾,現網迫切需要一種更為可靠、便捷、實用的保護方案,PTN環網技術應運而生。
環網技術最早起源于ITU-T 開發的T-MPLS標準,該標準中的G.8132 草案定義了T-MPLS環網wrapping保護技術,但在多環、標簽分配機制等方面均未定義,標準很不完善。該草案已于2008年2月被ITU-T廢除,后續再也沒有啟動相關研究。2008年4月,ITU-T和IETF成立聯合工作組(JWT),并由IETF主導開發MPLS-TP協議。截至目前,MPLS-TP協議體系中的環網標準尚未正式確定。
而在國內,環網標準的發展取得了一定進展。2012年1月,CCSA完成《PTN總體技術要求》和《分組傳送網(PTN)設備技術要求》規范定義,其中環網保護同時為《PTN總體技術要求》和《分組傳送網(PTN)設備技術要求》定義的重要功能。
規范定義的三種環網技術方案
《分組傳送網(PTN)設備技術要求》包括了3個環網方案,分別定義如下:
無環方案(G.8132方案):每條LSP在經過的每個環上各建立一個閉環的保護LSP。該方案沒有利用環層業務標簽,所有業務基于LSP轉發和倒換,本質上就是LSP的線性保護在環型拓撲上的應用。
半環方案(只有保護路徑配置環通道):每個環配置一個保護通道,該方案需要全環業務標簽相同,出現故障后,所有業務都通過該保護通道承載。正常工作時基于業務通道轉發,故障時基于環通道倒換,倒換后基于環通道轉發。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030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