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市場遭遇歐美國家“堵截”,國內幾家巨頭也麻煩不斷,光伏產業進入新“寒冬”。不過,光伏產業專家將這次調整看作新的戰略機遇期。
“光伏產業是新能源龍頭,未來仍是全球新能源博弈的焦點”,這是專家一致的觀點。北京北變微電網技術公司高級工程師杜宏認為,光伏產業發展瓶頸在并網技術,只有克服了并GESEP網發電領域的難題,走進光伏發電前沿,才能擺脫當前過度依賴外需市場的難題。
國內光伏企業創新能力弱
不同于前兩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最先的引導者是歐盟。盡管中國是后來者,但并非沒有優勢。杜宏認為,中國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快光伏產業技術的研發,而非簡單地為歐美市場做代工。具體到發展方向,他更看好發展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薄膜太陽能低能耗、低成本的優勢明顯,幾乎沒有太大污染。“長遠看,薄膜太陽能符合綠色能源的發展目標。關鍵的是在光電轉化率方面,需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他指出。
東莞扶持的光伏產業以薄膜太陽能為主。杜宏認為,目前通行的是新一代薄膜太陽能電池使用銅銦硒化鎵材料,與傳統的材料相比,銅銦硒化鎵太陽能成本低,重要的是適用于大面積生產。業內的權威觀點是,它不僅轉換率高,生產成本也最低。
然而,發展薄膜太陽能光伏,需要正視幾個問題。杜宏認為,中國光伏企業至今沒有解決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薄弱的問題,具體到薄膜太陽能上就是提高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還存在“光伏發電項目并網難”。
“十二五”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目標兩次調高
目前,國內光伏產業巨頭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陷入了危機。但是,杜宏認為可再生能源的前景仍然很廣。
杜宏提到,2011年11月9日,有關部委官員在“第二屆國際新能源高峰論壇”上透露,“十二五”期間國內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規劃目標可能調整為1500萬千瓦。而此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透露的目標為1000萬千瓦。
杜宏持樂觀態度的另一個依據是,在今年8月19日的“2012年創新與發展論壇智能微電網”專題論壇上,專家們透露,“十二五”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規劃目標提高到2100萬千瓦,其中,大規模并網100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1000萬千瓦,太陽能光熱發電100萬千瓦。
杜宏認為,對于東莞主流光伏產業和產業鏈相關企業來說,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推動光伏并網發電,才能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他建議東莞政府大力扶持光伏發電并網的發展,促進太陽能設備制造研發、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051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