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對于中國光伏企業來說,這是史上最痛苦的一天,光伏企業組團赴歐協商無果、默克爾訪華并沒有帶來轉機,歐盟最終還是在這一天對中國光伏企業反傾銷立案調查,而在此前,美國的“雙反”調查已經讓中國光伏行業吃了重重的一記,這意味著,中國光伏行業徹底地陷入了“寒冬”。
近幾年來,中國光伏企業主要依賴國際市場需求來帶動經營,而這樣過度依賴出口的營銷策略帶來的結果就是如上所述,產能過剩、投資規模過大是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怎樣度過這個“寒冬”,是中國光伏企業當下應該思考的問題,轉機到底在哪里?
“自發自用、內需轉機在屋頂”也逐漸開始成為了擴大光伏發電內需的基本觀點,根據調查的分類數據顯示:主要以“屋頂”為安裝平臺的“分布式”裝機容量,近兩年來的增長幅度極高。2011年與2010年相比,增幅提高了109.14%;2012年(預計)與2011年相比,預計增幅將提高147.68%。
實際上,在全球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中占據了超過70%份額的歐洲,采用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分散開發、自發自用”的模式,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充分利用了“屋頂”來擴大光伏發電的內需。
而中國對節能環保的看重,或許會成為光伏企業走出低迷的一個出口。近兩年,政府對節能高效、低碳減排大力支持,不斷出臺相關政策。自今年10月1日起,凡財政或國有資本投資的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照明工程,項目范圍內的室外路燈、庭院燈和景觀燈將一律采用LED產品。而這也預示著,白熾燈逐漸會被淘汰,LED將會登上照明的歷史舞臺,進入百姓生活。消費領域內需的擴大,將會給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帶來新的契機。
任何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有若干個“樂當播種機”的積極倡導型企業來進行引領,并且引領企業的“示范效應”還將會對整個行業今后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導向性作用。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也需要有這樣的“播種機”企業,在合理規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上,積極地帶領整個行業進入一個良性的軌道運行。<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144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