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光伏產業正處內外交困之際,為了“救市”,國家有關部門最近頻頻出招,意在啟動國內光伏市場,而分布式光伏應用市場成為其中的重點。
據了解,各地已于10月15日前將“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實施方案”上報至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其中光電建筑一體化更成為各地關注的焦點,光電建筑一體化市場受這一波政策利好影響有趨熱的跡象。
但時至今日,國內業界對于到底什么是光電建筑一體化這一基本概念似乎也未完全搞清楚,未有統一詳細的權威注解。基本概念都沒有權威厘清,無疑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這個新興產業的稚嫩。
光電建筑標準將出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目前國內光電建筑一體化市場似乎在規矩即標準制定實施方面確實有所欠缺,并成為該市場有序擴容過程中一道繞不開的檻兒。
“現在光電建筑一體化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但最大的問題在于標準。”湖南共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CEO文建華在論壇上向本報記者如是說。
持有類似的觀點的人士不在少數,而論壇主辦方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將論壇主題之一聚焦在了標準上。
“涉及光電建筑一體化的國家、行業以及地方層面的相關標準申請的比較多,有些也已落地,但具體規定卻空泛膚淺,其指導性并不強。” 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羅多對記者表示。
據羅多介紹,目前,相關組件標準已經基本完善;建筑用光伏通用標準業已出臺;有關BIPV測試手段及性能指標規定并不完善;“系統標準也有,但內容淺了一點”;《民用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應用技術規范》也于2010年問世,但內容更多涉及屋頂電站,對BIPV沒有太多參考價值,當前有關單位正準備重新擬定。
除此之外,包括福建、浙江、廣東在內的省市區也紛紛制定了本地的光電建筑一體化有關標準。綜合來看,無論是國家還是行業抑或是地方標準,其內容要求并不苛刻,主要作用在于教人如何做光電建筑,絕大多數屬于引導性標準,標準之間確有交叉,且比較散亂,相當一部分標準雖然向國家有關部門遞交了審批申請,但實際批準實施的并不多。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眾多。除了要走各種繁冗的審批程序,耗時較多之外,也與現有技術和參編企業水平以及資金投入不足密切相關。
“畢竟有些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必須做大量實驗,才能確定一個指標,而這需要大量資金,但資金來源很成問題。”羅多稱。
正是標準制定實施的“滯后”使得整個產業在發展初期就陷入了混沌和散亂。不過,在肖鵬軍看來,這似乎極為正常:“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標準滯后也在情理之中。標準往往都是隨著產業的發展而逐漸完善起來的。”
也許是為了應時之需,目前有關單位正在制定《光電建筑導則》,其主要內容豐富,似乎要給光電建筑一體化市場畫出一條清晰的界線。
據肖鵬軍介紹,《導則》首先明確了光電建筑一體化“建材型”、“構件型”等基本定義。
“雖然以前也發了不少文,提到了有關概念,但從專業角度講不夠準確清晰,我現在都搞不清楚。”肖如是說。
此外,《導則》還規定了設計條件和方法、施工條件和方法、工程檢測驗收方法等。目前《導則》制定正處于工作組內部討論階段,完成后最終將上報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審批。
成本居高市場仍處示范階段
“光電建筑一體化市場還比較有限,目前技術基本成熟,關鍵是建設成本高,投資回收周期較長。”安徽天柱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盧育發如是說。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24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