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政府重點支持的一個項目,但是鑒于光伏企業現在的困境,我們不得不考慮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企業自身要抓住市場規律。
雖然國家已針對新能源汽車未來十年的發展出臺了提綱挈領的規劃,但這塊細分市場眼下仍處于靜止狀態,為了盡快擺脫這種尷尬,在18日北京舉行的“2012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合作高峰論壇”上,工信部負責人表態,還會研究更加實在的政策措施。
“將這些政策措施體系化,是各政府部門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工信部裝備制造司司長張相木稱。
新政策集中釋放
10月18日,工信部網站上公布了《關于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的通知》(下稱《通知》),拉開了政策推手繼續發力的序幕。
《通知》中稱,中央財政將從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獎勵資金支持對象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和動力電池項目兩大類。
雖然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已是“老掉牙”的話題,但相對于大多數較為宏觀層面的規劃政策,上述《通知》顯得更為務實。
企業因受政策利好影響,上周汽車板塊與鋰電池板塊表現活躍。截至18日政策出臺當日股市收盤,汽車股中的新能源汽車板塊普漲。海馬汽車、濰柴動力、亞星客車、精鍛科技、迪馬股份漲幅均超過4%。鋰電池板塊中,凱爾股份漲幅為6.38%,江特機電漲幅為5.65%。
事實上,在環保指標重壓之下,各地政府對于一直波瀾不驚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樣心急如焚,相關配套政策也在積極落地。
最新消息稱,上海步廣州后塵,計劃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提供專段車牌號碼,消費者可以免費上牌,此外純電動車還能夠獲得地方4萬元補貼。對于動輒需要六七萬元才能拍到的“滬牌”,上述政策頗有吸引力。
不僅如此,財政部等四部委上個月擴大混合動力公交客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推廣范圍,從目前的25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擴大到全國所有城市。
相對于普及困難的私人市場,國家對更具有普及性的公共領域擴大示范范圍,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不在公共領域繼續示范,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期目標恐難實現。
一系列利好政策集中釋放,說明政府決意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在發展新能源汽車初始階段,政府的作用還是比較重要的。”張相木表示。
但企業仍然受困于政策之手推力不夠大。對于政策落實的一致性,重慶恒通電動客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平深有感觸,他表示,“十一五”期間,國家便給予了新能源汽車很多補助和支持,但仍有不少困惑,比如建充電站要征求國土、消防部門的同意,還有用電的價格,國家是不是要給統一的價格等等問題,都需要各部門協調之后給出統一的政策。
對此,張相木坦言,按照《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要求,政府要建立協調機制,目前正在推進。“還在研究更加實在的政策措施,將這些政策措施體系化,根據發展的不同階段有所側重。”對于下一步政策重點,張相木如是說。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432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