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有線網絡公司組建獲批,這一消息成為近期媒體關注的焦點。有報道稱,國務院已同意組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下稱“中國廣電”),按照組建方案,將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45億元。中國廣電在組建上,將采取“先掛牌后整合”的模式。盡管中國廣電成立和掛牌的時間尚不確定,但是在三網融合試點的最后期限曝出國家級有線網絡公司組建的最新進展,這意味著,作為廣電系參與三網融合市場的主體,中國廣電的組建進入實質性階段,三網融合市場競爭面臨變局。
中國廣電組建方案浮出水面
有消息稱,國務院10月25日批準了廣電總局上報的中國廣電組建方案,45億元作為組建費主要用于總公司平臺的先期搭建,待公司掛牌后運用資本運作,逐步對各地地方廣電資產進行整合。從媒體披露的經營范圍來看,中國廣電主要負責全國范圍內有線電視網絡有關業務,并開展三網融合業務。該公司被認為是廣電系進軍國內電信市場的“第四大電信運營商”,與電信系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展開業務競爭。分析人士認為,這既體現了政策層面推進三網融合的決心,也將刺激廣電加速內部整合的步伐。
中國廣電的組建方案幾經波折終于敲定。事實上,早在2010年8月,廣電總局就成立國家級有線網絡公司籌備組,開始制定中國廣電的組建方案,先后經歷多個版本,如今在三網融合試點進入最后倒計時階段,對外釋放出組建中國廣電的信號,表明三網融合推進的緊迫性。然而,業界分析認為,由于人財物的配備還不到位,具體組建細節和領導班子仍未確定,45億元的啟動資金何時到位,這些都決定著中國廣電掛牌的時間。
雖然推進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階段性進入在2012年下半年明顯加快,截至9月底,工信部已經向12個試點城市的廣電企業發放了業務許可,但是從國家級有線網絡公司組建來看,整體進度和預期存在一定差距。根據國家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部署,2012年是三網融合試點階段的最后一年,“加快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升級改造,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產業格局”是試點階段工作內容之一。專家認為,利益博弈仍是影響三網融合推進的重要原因。
三網融合市場面臨格局變化
中國廣電組建已經拉開序幕,意味著廣電朝著三網融合邁出關鍵一步。公開信息表明,廣電對進入固網寬帶市場期待已久,據悉,成立后的中國廣電,除了能夠運營傳統的各類廣播電視業務外,還將被允許運營互聯網接入等電信固網業務,固網寬帶市場一旦放開,廣電的迅速進入有可能沖擊現有寬帶市場格局。另一方面,廣電系擁有內容播控權,也就等于與電信系博弈的籌碼,有利于加速搶占三網融合的主導權。
盡管中國廣電掛牌的時間點越來越近,但未來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即使‘國網’今年完成掛牌,能否正式成立和正常運作,還不能給出定論,未來仍充滿變數。”廣電還沒有做好市場化準備。有專家表示,就“先掛牌后整合”的模式而言,先掛牌雖然解決了有與無的問題,但是由于內部體制不夠成熟以及廣電企業內部博弈問題,整合短期內依然困難重重。
在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看來,廣電內部整合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主要是由廣電系統的管理機制和歸屬問題決定的。據媒體報道,目前只有25個省完成或基本完成省網整合,其中只有15家比較徹底,而且,相對徹底也只有兩三家,在這些完成整合的省份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很多地方整合完的資產負債率很高,有省市接近90%。同時,網臺分離尚未徹底也是影響廣電市場化改革進程。
廣電內部整合被業界寄望推進三網融合雙向進入破局的關鍵。短期來看,廣電方面并不具備與電信企業相匹敵的實力。但是未來不排除中國廣電憑借政策優勢及其他方面的優勢在三網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廣電業界專家認為,中國廣電離正式運營,以及提供全國性的業務運營,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涉及相關業務牌照的申請和發放、網絡的建設和整合等,仍需花費一定的時間。不僅如此,與電信企業相比,廣電在市場化運作、全程全網運營以及資金實力上還有所欠缺。<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724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