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關于加強輸歐鋰離子電池檢驗監管的警示通報》,披露我國出口歐盟鋰離子電池在進行“鋰系電池的過充”項目試驗時發生爆炸,不符合歐盟相關條款要求。我市不少企業或直接出口電池,或附帶出口,如果因為附帶電池而出現問題的話就得不償失了。因此,相關企業要提高警惕,以免出現安全事故,引來國外通報召回。
鋰電池、鎳電池、鎘電池等各類電池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商品,在電動工具、玩具和家用電器中廣泛應用。由于電池普遍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對環境危害隱患極大。近年來,發達國家針對電池和配有電池的電子電器產品環保安全要求日趨嚴苛,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電池產品環保安全和加強廢棄電池回收管理的法規。比如,歐盟對含有害物質的電池和蓄電池上市予以限制,并對電池回收、處理作出專門規定,其主要目標就是將電池、蓄電池、廢棄電池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化,對電池進口設置了較高的準入門檻。美國各州則相繼發布法令,禁止含汞和含PBDE阻燃劑等有害物質的紐扣電池進入市場,紐約州和加州出臺了一系列廢棄電池強制回收措施,要求建立全美通用回收制度的呼聲也日益強烈。此外,西等發展中國家也開始跟進,出臺了具有強制性的電池和電池組環保規定。
記者從金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該局轄區共出口電池及直接產品1367批次,貨值近一億美元,而附帶電池的電動工具、玩具、燈具等電子電器產品出口量更是巨大。因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企業,務必未雨綢繆,提前應對:一是國內電池行業應進一步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從源頭保證產品質量,在提升技術工藝水平上狠下功夫,搶占市場制高點;二是高度重視國外電池法規和指令的變化趨勢,關注新標準、新法規的動態,掌握其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三是電子電器產品生產企業應抓住契機,以綠色環保為轉型升級突破口,提高原材料品質,改進生產工藝,加大科研投入,嚴格按照標準和法規為產品實行綠色環保認證,確保出口產品符合環保要求。▇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850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