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汽車制造業第一大國。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作為汽車工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正越來越多地受到各整車企業的重視,也為我國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和契機。突破新能源汽車電子關鍵技術,對于打破國外供應商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壟斷,提升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解決技術瓶頸,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從電控關鍵技術入手,通過電子發展基金設立“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由埃泰克汽車電子(蕪湖)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承擔,投資總額近2億元,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聯合攻關,重點突破了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研制出相應產品,取得積極成果,并形成產業化能力。
關鍵共性技術取得突破
"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在動力總成控制技術、電機控制技術、電池管理技術方面形成了突破,取得多項研發專利及成果。截至目前項目共申請專利41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申請軟件著作權4項;發表專著、論文超過18篇,主持修訂國家標準1項,制定行業標準1項。
動力總成控制系統方面,采用低功耗硬件設計和高效能量管理策略,通過喚醒技術,在停車狀態時僅保持網絡監聽機制;在運動狀態時,根據油門踏板、制動踏板、車速、當前檔位等信號信息,并參考發動機、AMT、電機、電池、ABS的工作狀態,依據預設的能量管理策略對發動機、電機進行扭矩、轉速等控制,使車輛處于高效運作模式,提高能量利用率。通過項目實施,突破了整車控制算法核心技術,具備了開發多種新能源控制器的基礎設計能力。
電機控制系統方面,突破了小型化多功能全數字控制電路,新型低感、高頻大電流膜電容,高溫、高換熱系數散熱底板等關鍵技術,完成了高密度驅動電機控制器樣機試制與功能性能試驗。
動力電池管理系統方面,通過研究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與無線網絡通信技術,研制開發具有無線網絡通信遠程診斷功能的智能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針對剩余電量估計、能量回收、均衡充放電3個主要技術難點進行突破,在實現我國智能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國產化的同時,實現了項目產品的集成化與智能化。
產業化獲得明顯成效
該項目的實施完善了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中游如電控系統、整車產品,也帶動了上游產業如IC制造、材料等行業的發展。
EOL及診斷儀的開發也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下游如銷售服務、售后、配套設施等部分,促進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良性、健康發展。
項目研發過程中,各項目承擔企業在知識產權儲備和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生產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的骨干力量。
該項目在技術攻關的基礎上形成了多款產品,部分產品已進行了小批量生產試裝,形成了國產化配套能力。截至目前累計銷售收入已超過4.3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得以顯現。
由一汽研發的整車控制器(HCU)在一汽解放牌混合動力客車上累計裝車522輛,在大連、長春、昆明、呼和浩特等城市公交線路示范運行,已完成產值2750萬元;英科智開發的自主知識產權純電動客車動力總成控制器和混合動力客車動力總成控制器,已進行與整車匹配研究,完成了在整車上試裝、測試驗證及批量化應用,建成年產20000套動力總成控制器生產能力。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101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