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LED照明產業發展的異常艱難,上市公司倒閉,老板跑路,大批的LED企業裁員日前,這些事情時有發生。LED產業可謂跌落到谷底,新年新氣象,日前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系統闡述了“十二五”期間中國LED行業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扶持措施。政府的大力支持無異于處于陰霾中的LED產業帶來了春天的氣息。在政策點亮LED產業的大環境下,我國的LED行業必將取得發展迅速,產品推廣也志在必得,但在發展過程中還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問題,LED產品的質量問題也越來越為消費者所重視。
2012年底質監局、國檢總局、工商局抽查全國各地的LED照明產品、節能燈、道路照明、消防應急燈具和電光源等的結果顯示:LED照明產品合格率僅為51%。
在LED產品最集中的廣東,情況尤為惡劣。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廣東省公布的對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東莞等7個地市共23批次的抽查結果中,檢驗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不足30%。
LED產品質量問題頻現
當地時間1月9日,加拿大衛生部與第一碼頭進口公司(Pier 1 Imports,Inc.)聯合宣布對中國制造的室內/戶外壁式裝飾照明裝置實施自愿性召回。
1月16日,廣東省質監局發布了2012年廣東省LED路燈及光源控制器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結果顯示,在51批次的LED路燈及光源控制器的抽查發現,2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發現率達39.2%。此外,在通報的不合格企業及產品名單中,有多家企業被列入去年“綠色照明示范城市路燈推薦采購產品”目錄之中。
近來我國的LED產品質量問題頻現,仿佛我國的LED產品與質量不靠譜結下了不解之緣。那么究竟為何會產生這種情況呢?
直面問題
我國LED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LED行業的競爭加劇。企業要在這樣的競爭中生存,就必須提高收入,使產品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而在國家的大力推廣下,國內的LED市場不斷擴大,LED應用也隨之獲得發展,前景看起來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伴隨著市場的發展,LED行業的競爭也在升級。國內的企業開始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而期望降低生產成本,加上國外商品的競爭和技術壟斷,國內的LED企業很難取得突破性的發展,于是有企業開始想方設法降低成本。
由于我國沒有LED產品的統一標準和規范,LED生產廠商很容易就能利用降低產品質量來降低成本,企業也可以選擇保持售價來提高利潤,或是降低售價占領市場,從而為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發展”。
在LED照明市場,消費者一般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也很少能夠利用產品參數來選擇質量好的產品,因此在選購LED產品時,價格就成了影響消費者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占領消費市場就是降價這么簡單。
與此同時,面對不斷擴大的市場,企業急需占領一片屬于自己的“領地”來確保在以后的競爭中保有市場,對LED企業來說,用降價來占領屬于自己的市場也變得尤為重要。至于如何降低產品的成本來保證企業的利潤,很大一部分就是犧牲產品質量了。
LED照明仍需提高,誰為消費者負責
上述因素摻雜在一起,導致了LED市場的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還有很多商家為了增加利潤而偷工減料,直接導致了LED產品的質量下滑。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11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