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一個國家的軟硬實力的理論體系,明確地闡述了一個國家軟硬實力的表現形式以及對于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一個國家的軟硬實力決定著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同樣,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的構成要素之一企業單位來說,企業的軟實力和硬實力則決定其在一個行業的地位,企業的軟硬實力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根本依靠,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來源。無論在任何形勢,在任何發展時期,企業軟硬實力都是決定企業可持續發展乃至生死存亡的關鍵。
目前,中國LED照明行業內的企業硬實力能夠達到厚度、深度的企業仍然是屈指可數,而在軟實力方面能夠達到佼佼者者更是極其缺乏。中國作為全球LED照明應用產品最大的應用市場,未來的3-5年是中國LED照明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想要在這一階段能夠贏得一席地位需要企業擁有實力,而想要在這一階段更能夠脫穎而出、引領行業、引導應用的照明企業就更需要練就更加深厚的內功,就必須得雙管齊下,剛柔并濟,軟硬并施。事實上,成功的企業,如國內的聯想、海爾,格力、美的、鄰國的韓國三星、日本松下,太平洋彼岸的美國GE等企業的經歷,則成功地演繹了軟硬實力在行業的霸主地位。
已擁有50年歷史的昭信集團,正是中國LED照明行業內屈指可數的佼佼者之一。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既注重著“硬實力”的建設,使其更加強大;又強化“軟實力”的打造,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受到了外界尊敬、讓員工忠誠且引以為豪;更打造著創新型文化和消費者導向意識,使其更加貼近市場,良性發展。
企業實力構成要素均衡協調,是保持企業實力增長的關鍵。那么,企業實力要素關鍵究竟何在呢?
關鍵一:領導者高度決定企業高度
2006年的某天,昭信集團各大董事齊聚會議室,這次并非商議某個影響集團走向的決策,而是為了接見“上訪”的員工。故事始于廣東昭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鳳儀定下的“以退為進”戰略。
2006年,梁鳳儀毅然清退了不創造價值的訂單、沒有發展前景的項目、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大范圍的清退遭遇了強烈抗力,對于昭信集團清退年產值超過八千萬、利潤達幾百萬的家具廠這一類“還在賺錢”的訂單和企業,員工表現極大的不解,因為一心系著昭信集團,員工們表現得甚至“比領導還著急”,于是出現了上訪的一幕。在“員工上訪大會”上,梁鳳儀給員工分析,廉價勞動力成本優勢在減退,外貿出口盈利空間正減少,傳統低端制造產業的前景困難重重。以其中一家被清退的“還在賺錢”的家具廠為例,其實工廠的利潤都用在了反傾銷上,加之未來木材原料難以持續,“若真的等到虧錢了才退出就太遲了!我們應朝順應國家科學發展觀的節能環保產業LED產業進軍。”兩年后,金融風暴降臨。輕裝上陣的昭信在金融風暴中安然度過。
金融風暴中,很多昔日的巨頭企業轟然倒塌,而昭信不僅挺下來了,還提前實現了從傳統的低端制造向高科技產業的升級轉型。這不得不歸功于昭信掌舵人梁鳳儀女士的遠見與睿智。
“企業領導者的眼光與謀略決定著企業的走向與命運,是決定企業性格這一核心軟實力的根本因素。”梁鳳儀女士無疑以其帶領下的昭信集團為例,為業界上了最生動的一課。
關鍵二:硬性條件決定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
提及昭信LED的“夢幻團隊”,梁鳳儀難掩贊賞。據介紹,昭信LED的生產研發車間常常會響起劉勝教授的“咆哮”:“安全性!可靠性!你們都做好了沒?!沒有做好的話產品絕對不能出去!”據說,見識過昭信“夢幻團隊”的人無不感嘆:他們都是一群真正做事的人,不僅僅是賺錢。正如梁鳳儀女士所言,“作為一個廣東本土企業家,我已經很踏實、很謹慎、很"怕死"了,但我很慶幸我的團隊比我更謹慎、更"怕死"。”
作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成員單位、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綠色低碳企業及南海區“雄鷹計劃”重點扶持企業等,昭信LED獲得的認可實在太多;
獲得LED領域國內外專利一百多項,自主研發的LED路燈產品被入選廣東省首批綠色照明示范城市推薦采購產品目錄,裝備、封裝、燈具應用均獲廣東省企業自主創新紀錄等,昭信LED獲得的榮譽亦無需再一一贅述;
- 1
- 2
- 總2頁
來源:互聯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471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