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該批名單涉及7省5市、總共18個示范區項目。
記者在這份國家能源局《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國能新能[2013]296號)(以下簡稱《通知》)中看到,18個示范區項目橫跨2013-2015年、共計1.823GW,其中2013年開建749MW,剩余項目在2015年完成。
《通知》明確示范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實行按發電量補貼政策,要求各項目單位抓緊落實建設條件,電網企業積極配合做好電網接入和服務工作,省級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在當地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示范區統籌協調機制。
8月19日,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對記者表示,示范區的國家電價補貼為0.42元/度,加上脫硫電價和地方補貼,多個區域的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可超過1元/度,而部分地區的工商業電價在0.7-0.9元/度電之間,中間價差可有10%以上收益。
據記者了解,在分布式光伏示范區名單出爐之后,作為國家光伏扶持政策的主要構成:光伏分布式補貼價格、國開行金融扶持政策、四類資源地區標桿電價、涉及國稅總局退稅以及土地性質問題等關鍵政策,都將陸續出臺。
民生證券新能源首席分析師王海生對記者表示,項目主要放在光伏大省和經濟發達的沿海區域,既有扶持當地光伏產業的考慮,也考慮當地有足夠財力可以補貼。“首批分布式示范項目將可能優先享受到財政的補貼和較小的并網阻力。”
18個光伏示范區
記者在《通知》中看到,18個示范區分別為: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海淀園、北京順義、上海松江、天津武清、河北高碑店、河北保定英利、江蘇無錫、江蘇南通、浙江紹興、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高新區、山東奉安高新區、山東淄博高新區、廣東三水工業園、廣東從化明珠工業園、深圳前海、寧波杭州灣新區。
在看了《通知》之后,丁文磊分析,從數量上看,原先規劃名單有所調整。先前七省七市中,遼寧、青島、大連落選,而安徽新上;從數量上看,北京、河北、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均有2個示范區上榜。
此前的6月16日上午,國家能源局召開分布式光伏發電工作會,要求7省7市根據《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工作方案》(下稱《示范區方案》)上報實施方案,這7省7市為: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遼寧、江西、深圳、寧波、青島、大連等。
根據《示范區方案》要求,7月10日前將整體方案上報能源局,7月20日公布示范區名單,7月30日開工建設。此次將示范區名單延遲一月之后出爐,跟申報踴躍需仔細甄選有關。
記者匯總《通知》數據顯示,在2013年實施749MW項目當中,規模從10-88MW、涉及90個屋頂業主(1-53.3MW不等)、自發自用比例從70%-100%;此中有15個獨資投資主體、3個合資投資主體。
“申報的項目很多,而為什么這18個項目入選,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指標是自發自用比例。”丁文磊解釋,自發自用比例超過70%,余量上網的不多,由此不會對電網形成沖擊。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4561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