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晉升的那個人不是我?
我們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我對工作沒有激情?為什么我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完成工作?我該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伯樂?為什么晉升的不是我?我還有哪些沒做好呢?
這些常見問題大都困惑著當下職場年輕人,他們大部分對自己能力不是很肯定,對自己未來發展比較迷茫。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局面呢?關鍵還是對自我認識的欠缺。有這樣一個心理測試:“請在10秒鐘內說出自身至少8個優點”?測試的結果是90%以上的人都不能說全。是不是有點夸張?本來簡單的問題為什么完成起來這么難?
當下的年輕人對職場的認知度還是有一層模糊概念,職場如戰場的金玉良言對他們而言是比較遙遠的。但事實是隨著國家和社會不斷發展,市場競爭,經濟競爭,環境競爭乃至生存競爭等都沖擊著他們。對此,是否思考過如何在這種激烈的環境下生存呢?
職場是大家展現、突破、肯定和證明自己的戰場,能否在此生存除了靠自身努力拼搏外更需要適應這個環境。在職場就是管人和被管兩種階段,那你如何從被管轉化到管人呢?兩者的前提就是自管,也就是自我管理,包括對自我要求地嚴格,做事態度,能力,人際關系,團隊精神等方面地提升和加強。
自我管理的重點是什么?用八字概括“以細為點,以精為彩。做事要注意細節要做到位做到點做到心,做人要注意分寸要做得漂亮做得出彩做得精細。
做事細化
這包含做事地能動性和完善性。我們平時做得大量工作,都是重復著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物。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見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壞了,就使其它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連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給弄垮了。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功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雖然細節在一開始可能并不起眼,但一個企業要有行之有效的創新,必須加強對細節的關注。張瑞敏一直強調:“什么是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千百遍都做對,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細節就是反映在簡單之處。同樣是展示燃氣灶,海爾就比別家做的細,他們把燃氣灶上做了火一樣的道具,打上燈光,吹動著,上面廣告牌上寫著“藍色的火焰,藍色的激情”。就是這么一個小細節往往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形象的說明了細節的重要。這首民謠說: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我們對待自己的工作一定要盡責、盡職和敬業。自我管理就需要你對工作認真踏實地完成,就算工作平庸厭煩也不能有任何抱怨,還需兢兢業業地做好。今日事今日畢是職場名言,如果領導交代的工作能有效迅速的完成,必然是你職場的點睛之筆。
細 點
1、工作中不要找借口要找方法。
2、加強執行力。
3、主動向領導匯報工作。
4、主動去做領導沒有交代的事。
5、把握和領導談話的細節。
6、對別人的意見要尊重。
7、適宜的去幫助自己的同事。
8、不要忽視任何細小的事。
9、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要做精做細。
10、隨時反省和完善工作中的問題。
- 1
- 2
- 總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