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的符號、拗口的名稱,普通人對電磁波的學術認識只限于此。但電磁波有可能損害人們身體健康,卻是越來越多的市民了解的事實。最近,因為發射站、高壓線的安裝位置引發的糾紛有上升趨勢,而每逢糾紛發生,依靠國家標準所做出的評判卻似是而非。此次人代會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代表提出建議:盡快制定防電磁污染法規,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王小謨代表提出,近幾年來,無線電業務發展迅速,隨之帶來的電磁輻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各種移動通信的天線,林立在鬧市區和居民住宅區,連續不斷地輻射出的無線電功率,在一些地區嚴重超標,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危害。但目前,我國執行的電磁輻射標準還是20年前制定的,法律法規的缺位,造成標準無法實施,居民區內的超標輻射無人監管的現象。
王小謨代表提醒人們,由于無線業務的拓展,現在各種頻率和體制的發射臺就在我們身邊,往往有數種頻率的發射功率作用一個人身上。原有的標準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問題,需要完善和補充,特別是多輻源的安全值。他建議要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確定電磁污染的監管方法和對違法者的處理辦法,以確保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王小謨代表提出,近幾年來,無線電業務發展迅速,隨之帶來的電磁輻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各種移動通信的天線,林立在鬧市區和居民住宅區,連續不斷地輻射出的無線電功率,在一些地區嚴重超標,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危害。但目前,我國執行的電磁輻射標準還是20年前制定的,法律法規的缺位,造成標準無法實施,居民區內的超標輻射無人監管的現象。
王小謨代表提醒人們,由于無線業務的拓展,現在各種頻率和體制的發射臺就在我們身邊,往往有數種頻率的發射功率作用一個人身上。原有的標準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問題,需要完善和補充,特別是多輻源的安全值。他建議要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確定電磁污染的監管方法和對違法者的處理辦法,以確保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工程院院士代表建議:盡早制定電磁污染標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3/20053159756.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3/200531597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