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欠缺DFM問題困擾PCB設計和制造廠商
2006/11/18 11:54:05
深圳市金百澤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供稿
設計水平的提高、制造能力的提升,使可制造性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ing,DFM)成為了時下最令IC設計廠商和Foundry廠商頭痛的問題。與此同時,同樣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PCB設計和制造等上下游產業。
建立標準 有效溝通
DFM問題涉及到PCB產業鏈上的很多環節——設計廠商、PCB制造廠商、組裝廠商、測試廠商和系統廠商。在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業界人士認識到正是由于標準的欠缺導致了各個環節之間溝通不暢,以至使我國整個PCB產業設計水平低下、產能不高。
首先,由于標準的欠缺,設計人員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習慣進行設計,一旦設計人員更換,一塊電路板的設計需要完全重新進行,這包括材料的選擇和布局布線等,無形當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次,由于標準的欠缺、設計人員和生產廠商等對DFM重視不夠、溝通不暢等問題使得設計人員的產品到制造商環節時品質和可靠性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因而帶來廢品率高、可靠性差、測試時間長等問題。即使是同樣一個設計,在不同的廠家、甚至是同一廠家不同批次進行生產時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進行調試,因而造成了效率低下。“為什么有些大公司設計的產品在制造商那里品質、可靠性都能控制得很好,而很多小公司做不到,就是因為這些大公司重視DFM、重視和制造環節的溝通。我們覺得,要想提高我國PCB產業的整體水平,不光設計人員要了解工藝,制造商也要知道設計上的突破、材料供應商也要了解相應的設計水平和制造能力,這樣才能實現各個環節之間積極有效地溝通,真正實現DFM。”深圳金百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守坤說。
如何把標準做好,即設計人員和制造商之間應該共同遵守的一個標準,并且按照這個標準去執行,這是DFM很重要的一部分。“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應該為后續環節考慮,后面的人按照同樣的標準接收設計人員的信息。只有設計端、PCB生產廠商、組裝廠商、測試廠商、系統廠商等整個PCB產業的相關環節都能夠重視DFM,按照同樣的標準執行,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我國整個PCB產業水平,縮小和歐美、日本等的差距。”武守坤說。
培養創造力 做優秀的PCB設計工程師
做過工程師的人都知道,作為一個設計工程師進入公司的第一步都是先學習如何使用工具,即相應的軟件,然后照著上游廠商的參考設計或者“前輩”的設計進行學習和修改。這樣的模式確實使新人上手很快,但同時又抹煞了他們創造的積極性。
IPC(美國電子電路和電子互連行業協會)副總裁David Bergman說:“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PCB設計工程師,首先要找到有創造力的人才,他們能夠設計出別人設計不出的產品;然后將他們送到生產廠學習,了解生產工藝;最后才是讓他們學習使用CAD軟件。”但David也坦誠,這是最理想的一種情況,即使在美國,大部分公司也做不到。
在與中國工程師接觸的過程中,David也發現,中國的工程師對標準的理解和歐美工程師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工程師更多地是希望我們教他如何去設計,這是不對的。”David說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工程師,要多參加各種培訓,了解各種標準,對PCB生產所用的原材料有很徹底地了解,不能過分依賴工具,正是一些EDA工具限制了工程師的創造性。作為一個設計工程師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時,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工藝、成本以及未來產品升級等問題,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武守坤說:“正是基于以上考慮,我們公司聯合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 (CPCA)和IPC今年陸續在全國各地開展了‘高速PCB設計和可制造性設計技術培訓’,旨在為我國PCB設計行業培養一些‘大師級’的人物,使他們能夠成為技術團隊的管理者,同時,希望借助這一系列的培訓,改變工程師的觀念,提升我國整個PCB產業的水平。”
據了解,今年3月、6月、9月和10月,由CPCA和IPC共同主辦、深圳市麥益德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協辦的“高速PCB設計和可制造性設計技術培訓及研討會”分別在上海、北京、西安和深圳舉行,有分別來自愛立信、西門子、摩托羅拉、華為、中興、烽火、北京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天綦科技、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中外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的相關研發人員參加了培訓。
建立標準 有效溝通
DFM問題涉及到PCB產業鏈上的很多環節——設計廠商、PCB制造廠商、組裝廠商、測試廠商和系統廠商。在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業界人士認識到正是由于標準的欠缺導致了各個環節之間溝通不暢,以至使我國整個PCB產業設計水平低下、產能不高。
首先,由于標準的欠缺,設計人員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習慣進行設計,一旦設計人員更換,一塊電路板的設計需要完全重新進行,這包括材料的選擇和布局布線等,無形當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次,由于標準的欠缺、設計人員和生產廠商等對DFM重視不夠、溝通不暢等問題使得設計人員的產品到制造商環節時品質和可靠性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因而帶來廢品率高、可靠性差、測試時間長等問題。即使是同樣一個設計,在不同的廠家、甚至是同一廠家不同批次進行生產時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進行調試,因而造成了效率低下。“為什么有些大公司設計的產品在制造商那里品質、可靠性都能控制得很好,而很多小公司做不到,就是因為這些大公司重視DFM、重視和制造環節的溝通。我們覺得,要想提高我國PCB產業的整體水平,不光設計人員要了解工藝,制造商也要知道設計上的突破、材料供應商也要了解相應的設計水平和制造能力,這樣才能實現各個環節之間積極有效地溝通,真正實現DFM。”深圳金百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守坤說。
如何把標準做好,即設計人員和制造商之間應該共同遵守的一個標準,并且按照這個標準去執行,這是DFM很重要的一部分。“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應該為后續環節考慮,后面的人按照同樣的標準接收設計人員的信息。只有設計端、PCB生產廠商、組裝廠商、測試廠商、系統廠商等整個PCB產業的相關環節都能夠重視DFM,按照同樣的標準執行,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我國整個PCB產業水平,縮小和歐美、日本等的差距。”武守坤說。
培養創造力 做優秀的PCB設計工程師
做過工程師的人都知道,作為一個設計工程師進入公司的第一步都是先學習如何使用工具,即相應的軟件,然后照著上游廠商的參考設計或者“前輩”的設計進行學習和修改。這樣的模式確實使新人上手很快,但同時又抹煞了他們創造的積極性。
IPC(美國電子電路和電子互連行業協會)副總裁David Bergman說:“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PCB設計工程師,首先要找到有創造力的人才,他們能夠設計出別人設計不出的產品;然后將他們送到生產廠學習,了解生產工藝;最后才是讓他們學習使用CAD軟件。”但David也坦誠,這是最理想的一種情況,即使在美國,大部分公司也做不到。
在與中國工程師接觸的過程中,David也發現,中國的工程師對標準的理解和歐美工程師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工程師更多地是希望我們教他如何去設計,這是不對的。”David說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工程師,要多參加各種培訓,了解各種標準,對PCB生產所用的原材料有很徹底地了解,不能過分依賴工具,正是一些EDA工具限制了工程師的創造性。作為一個設計工程師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時,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工藝、成本以及未來產品升級等問題,這樣才能實現創新。”
武守坤說:“正是基于以上考慮,我們公司聯合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 (CPCA)和IPC今年陸續在全國各地開展了‘高速PCB設計和可制造性設計技術培訓’,旨在為我國PCB設計行業培養一些‘大師級’的人物,使他們能夠成為技術團隊的管理者,同時,希望借助這一系列的培訓,改變工程師的觀念,提升我國整個PCB產業的水平。”
據了解,今年3月、6月、9月和10月,由CPCA和IPC共同主辦、深圳市麥益德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協辦的“高速PCB設計和可制造性設計技術培訓及研討會”分別在上海、北京、西安和深圳舉行,有分別來自愛立信、西門子、摩托羅拉、華為、中興、烽火、北京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天綦科技、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中外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的相關研發人員參加了培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標準欠缺DFM問題困擾PCB設計和制造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11/2006112085743.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11/2006112085743.html
文章標簽: D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