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3G發牌后國產手機不到10家存活
2006/2/28 1:35:48
南京銀線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
3G上馬,國產手機不到10家存活。
手機產業鏈上游全球級供應商RFMD中國區總經理指出 :
“中國發放3G牌照日近,手機生產商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1-2年內,能存活的國內企業不會超過10家。”昨日,手機產業鏈上游全球級供應商RFMD亞太區市場戰略規劃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總經理David Wang(王大衛)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David Wang是近日在上海出席2006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時表述這一觀點的。作為無線射頻放大集成電路領域的老大,RFMD占有全球55%以上的市場,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都是RFMD的忠實客戶。在國內市場,RFMD的市場份額更高,達到65%強。
David Wang認為,在3G到來以后,手機生產商在新手機的研發和生產上,有源器件、功能器件、無源元件和結構零部件上的成本都會有所增加。由于國內企業不能向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大公司一樣做到大規模量產,會被成本壓得無法透氣。加之,中小企業很難購買到世界先進的元器件,手機的多媒體功能、信號穩定性和外觀的美觀度都會大打折扣,這會對銷售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大批手機廠商倒閉是必然的趨勢。
“在競爭中,華為、中興、海爾、波導、夏新、聯想、TCL等國內廠商能夠存活下來,但不會超過10家”,David Wang表示。他將能夠生存下來的廠家分為三類。第一類,華為和中興類。生存理由是他們賣設備給運營商,可以貼補手機的微利;第二類,海爾、TCL、夏新類。生存理由是他們有自己的其他渠道;第三類,波導和聯想類。生存理由是已經占有國內市場一定份額,形成了品牌。
該人士指出,在3G牌照發放前后,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將會展開猛烈的低價攻勢,面對已經出現的40美金低價手機,作為消費者,在同等和相近的價位上選擇,購買傾向當然趨于名牌產品。
David Wang這一手機“死亡論”判斷是切中要害還是危言聳聽,視3D關注。
手機產業鏈上游全球級供應商RFMD中國區總經理指出 :
“中國發放3G牌照日近,手機生產商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1-2年內,能存活的國內企業不會超過10家。”昨日,手機產業鏈上游全球級供應商RFMD亞太區市場戰略規劃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總經理David Wang(王大衛)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David Wang是近日在上海出席2006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時表述這一觀點的。作為無線射頻放大集成電路領域的老大,RFMD占有全球55%以上的市場,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都是RFMD的忠實客戶。在國內市場,RFMD的市場份額更高,達到65%強。
David Wang認為,在3G到來以后,手機生產商在新手機的研發和生產上,有源器件、功能器件、無源元件和結構零部件上的成本都會有所增加。由于國內企業不能向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大公司一樣做到大規模量產,會被成本壓得無法透氣。加之,中小企業很難購買到世界先進的元器件,手機的多媒體功能、信號穩定性和外觀的美觀度都會大打折扣,這會對銷售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大批手機廠商倒閉是必然的趨勢。
“在競爭中,華為、中興、海爾、波導、夏新、聯想、TCL等國內廠商能夠存活下來,但不會超過10家”,David Wang表示。他將能夠生存下來的廠家分為三類。第一類,華為和中興類。生存理由是他們賣設備給運營商,可以貼補手機的微利;第二類,海爾、TCL、夏新類。生存理由是他們有自己的其他渠道;第三類,波導和聯想類。生存理由是已經占有國內市場一定份額,形成了品牌。
該人士指出,在3G牌照發放前后,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將會展開猛烈的低價攻勢,面對已經出現的40美金低價手機,作為消費者,在同等和相近的價位上選擇,購買傾向當然趨于名牌產品。
David Wang這一手機“死亡論”判斷是切中要害還是危言聳聽,視3D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業內人士稱3G發牌后國產手機不到10家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2/200622813548.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2/2006228135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