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4月7日最新消息,美國馬薩諸塞州技術學院的科學家們日前發明了一種新型的超薄鋰電池。這種新型的鋰電池的重量與大小都只有普通鋰電池的三分之一,但其電量卻是普通鋰電池的三倍。
科學家們稱,這種新型的鋰電池是利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技術制造出來的“生物電池”。他們利用部分生物病毒因子與氧化物的分子粒子相給合,并且用導線將它們相連,把這種特殊的結合物質作為電池的正極。負責這項研究工作的是馬薩諸塞州技術學院阿尼格拉·奇朗(音)教授,參與研究工作的還有其它7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這一研究成果已經被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
在其它的應用方面,科學家們介紹稱他們的此項研究工作還可以應用于汽車電池的制造。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車電池都十分笨重,加重了發動機的負擔,同時還經常使得汽油不能夠充分的燃燒。
奇朗教授稱,“我們研制的這種新電池中的導線直徑只有10微米,總長也只有880微米。當電池在使用時,病毒基因就會發生變化,導致病毒被克隆上百萬次,被克隆后的病毒體積將達到米粒般大小,此時其它產生的電量已經足以帶動手機之類的電器。這種電池在日常生活條件下都可以使用。”
科學家們稱,這種新型的鋰電池是利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技術制造出來的“生物電池”。他們利用部分生物病毒因子與氧化物的分子粒子相給合,并且用導線將它們相連,把這種特殊的結合物質作為電池的正極。負責這項研究工作的是馬薩諸塞州技術學院阿尼格拉·奇朗(音)教授,參與研究工作的還有其它7位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這一研究成果已經被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
在其它的應用方面,科學家們介紹稱他們的此項研究工作還可以應用于汽車電池的制造。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汽車電池都十分笨重,加重了發動機的負擔,同時還經常使得汽油不能夠充分的燃燒。
奇朗教授稱,“我們研制的這種新電池中的導線直徑只有10微米,總長也只有880微米。當電池在使用時,病毒基因就會發生變化,導致病毒被克隆上百萬次,被克隆后的病毒體積將達到米粒般大小,此時其它產生的電量已經足以帶動手機之類的電器。這種電池在日常生活條件下都可以使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Lipton
編輯:Lipton
本文鏈接:美發明生物病毒電池電量是普通電池三倍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4/200641394159.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4/2006413941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