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在2007年洛杉磯車展(2007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uto Show,2007年11月16~25日)上,公開了全球首款燃料電池車量產車“FCX Clarity”。預定2008年夏季在北美開始租售,并計劃在同年內投放日本市場。北美價格為無預付金的每月600美元,一次可簽訂3年合同。
燃料電池系統采用FCX Clarity專用的“V Flow FC電池組”。V含有三個意思:(1)氫及空氣的流動方向為垂直方向(Vertical)、(2)燃料電池組的布局像脊椎(Vertebral)一樣排列、(3)各部件的容積(Volume)實現了小型高效化。
與第一代燃料電池組相比,第三代燃料電池組的容積輸出功率密度提高了50%,重量輸出功率密度提高了67%,實現了100kW的輸出功率、52L的容量及67kg的重量。1999年亮相的首代FCX·V2用電池組分別為60kW、134L、202kg,2003年亮相的第2代FCX用電池組分別為86kW、66L、96kg。
在二次電壓對策方面,并未選擇本田此前一直在自主研發的超級電容器,而是采用了鋰離子充電電池。至于原因,本田技術研究所四輪開發中心企劃室LPL高級研究員藤本幸人表示:“并不是成本的問題。此次從(4門乘用車的)整車布置與輸出功率比的關系出發,選擇了鋰離子電池”。采用SUV外觀的第二代FCX將超級電容器以傾斜狀態配備在后座席的后方,而此次的鋰離子充電電池則收放在后座席的下方。FCX Clarity以確保充分的行李艙容量為重要目標。
持續行駛距離比第二代FCX延長30%,達到了434km。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將充氫壓為35MPa的貯氫罐容量比原來增加了10%,通過減輕車身重量、提高動力傳動系統效率改善了燃效,并采用了空氣動力設計。據悉,目前在美國出現了將充氫壓力提高至70MPa的動向,而量產車要達到這一水平,還存在很高的技術屏障,故此次采用了能夠承受35MPa壓力的貯氫罐。
EPA(美國環保局)燃效為28.9km/L。前面提到的高級研究員藤本表示:“目前還沒有參照基準。競爭對手是所有的普通汽油車及混合動力車”。據了解,EPA燃效實驗值的測定從08年款開始改用更加接近實際行駛狀態的實驗方法,汽油車、混合動車等的燃效值全部大幅下降。不過,燃料電池車等替代燃料車目前還在采用07年款之前的計算方法。
本田還打算在洛杉磯車展記者見面日的第二天,面向真正想購買的顧客,舉辦普通道路特別試駕會。對于FCX Clarity的駕駛感覺,藤本表示:“非常棒。與普通車輛比,扭矩充足,動力強勁,可充分享受駕駛樂趣。”從這種本田味兒十足的言語中可聽出其自信。
編輯:ronvy
來源:日經BP社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11/20071121930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