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各主管部門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化,在制定技術標準、市場準入規則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汽車行業中,自主開發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品正在成為行業的主流和產學研結合創新的自覺行動,為十一五“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的實施打下了良好基礎。
2006年,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南、湖北、安徽、山東等地方政府配合“十一五”863計劃的實施,分別啟動了“十一五”清潔汽車重大專項、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等,成立了推動這項事業發展的領導小組,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資金、政策等方方面面更大的支持。
2006年,國家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標準、政策等研發環境方面有了新的進展。在發改委的推動下,科技部以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積極配合,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的評價和道路準入制度有了新的進展,初步起草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及產品公告管理規則》;2006年8月1日獲得批準的《車用超級電容器技術標準》,填補了我國超級電容器行業標準的空白。
2006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熱點,行業、社會投資的熱點,并有眾多汽車企業將其列入產品規劃。繼2004-2005年之后,2006年又有一批有實力的社會企業加入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開發的行列,如上海復星入資上海神力科技,介入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共創集團投資湖南神舟科技,致力于汽車動力電池開發;萬向集團將研制電動汽車確定為集團重大戰略,截止2006年11月已經累計投入電動汽車開發經費2億多元。長安汽車公司“十一五”期間計劃研發投資1.5億進行國家863項目混合動力轎車課題的產業化配套。
2006年,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有關專家積極配合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業務局和上海市分行,在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上海超級電容快速充電公交車為切入點支持電動公交車研發與產業化的建議。將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互動新機制,共同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編輯:news
來源:科學技術部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3/200731692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