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菲特眼里,農產品的加工很難帶來巨額的回報,但他不否認,通過農作物派生出的乙醇項目,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工藝并不復雜的汽油替代品,使這種用玉米變出來的玩意,在南北美洲大肆走俏后,迅速覆蓋到全球各地。
另一個著名人士比爾·蓋茨也意識到了某些異樣。
去年,他大舉進入燃料乙醇產業,而公司原先的投資趨向則多為交通、醫藥和資產管理。
毫無疑問,國際大亨們已經開始將這塊尚未成熟的產業作為新的投資靶心了。在這處未來的財富寶藏顯山露水的時刻,他們的風險又在哪里呢?
1989年,美國私人投資企業看好清潔能源并投入其中的不過1億美元;而到2005年,僅美國一個地區,當年就有近30億美元蜂擁而至。
乙醇、太陽能和新材料,作為新能源的三條主線近年來受到了資金的圍追堵截。
尤其出挑的就是乙醇制造。美國中西部地區已經成為了乙醇的重要生產基地。當地三大汽車生產商在去年曾經簽署過一份"25-25方案"的協議,即承諾在2025年前,通過汽車改造,讓美國25%的汽車使用燃料乙醇,這讓這種種植風潮愈演愈烈。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Gary Rieschel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認為,有幾家來自中國的新能源公司已在海外上市,但是有一點可以斷定,后來者并不是沒有機會。"不要忘記Google。這家企業上市很晚,但它的行業地位卻是第一。"而另一位分析人士認為,乙醇行業將會引領一次中國企業的新上市浪潮。
在中國,2005年4月1日起,乙醇汽油在中國9個省逐步推廣。涉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河北、山東、江蘇部分地區。
巴菲特對該行業的評價是,農產品的加工不會是很好的商業模式,也不會給實際資本帶來很好的回報,可乙醇也許會是個例外。
但仍有一點讓他揪心:如果要投資某個企業的話,這家企業與其他乙醇廠家相比,又如何獲得顯著的競爭優勢呢?
這正是乙醇發展的瓶頸之一。當規模較小的公司都熱情地加入到乙醇生產的大軍之后,如何與石油公司進行對接,又成為了當務之急。
不能回避的是,新能源還被另一因素禁錮著:不斷變化的政策導向。
2006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下發名為《關于加強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文件指出, "一些地區存在著(燃料乙醇)產業過熱傾向和盲目發展勢頭"。《通知》規定,不經過主管部門核準,項目建設所必需的環境影響評估等工作都無法啟動。此外,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等五部委還同時取消了乙醇生產企業的出口退稅。
同樣,太陽能光伏制造商們也開始有了苦悶。
這個海外上市最集中的新產業,在去年年底出現了投資熱情的衰退。一些公司在開市當天股票下跌,隨著時間的推移,才逐漸恢復了元氣。
投資者們認為,太陽能雖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畢竟主要客戶過于集中在海外,國內政策的不到位,使銷售額地區分布嚴重失調。
太陽能還存在著上游能源消耗巨大的問題。盡管這是一種新能源,通過它人們將減少使用對環境帶來較大污染的煤炭。但是,其最核心的上游原料硅片制造又會給能源消耗"添磚加瓦"。一方面是替代能源,另一方面卻在不斷地消耗能源,太陽能是否是真正的新能源,在業界爭議頗多。
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能源委員會聯合主席Steve Papermaster表示:“現在我們正在超常地發展新能源技術。但是這種發展不能在增加大量消耗的情況下,必須要在創新技術上發展。少消耗,不消耗才是真正的技術發展方向。”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應該推崇的替代能源呢?有人認為,非清潔煤項目莫屬。
神華等國有巨頭所開展的煤制油項目,在近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勢頭。
Jim Boettcher, Focus Ventures公司執行合伙人說,清潔煤項目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項目,但是對于風險投資商來說,它的投資額實在太大了。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技術的投入動輒上百億或者上千億,因此很難在風投界中被認可。”
但是他也指出,如果把這些項目切開來投資,比如氧氣分解、清潔工藝等,或許會有更多的機會。“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一些公司涉足這樣一些事情,產業鏈全部打開來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所有的新產業都要經歷陣痛。所有的投資領域,也都存在著陷阱和風險。尋找機遇的同時學會合理地避開風險,并大膽前行,或許,財富也就不請自來了。
工藝并不復雜的汽油替代品,使這種用玉米變出來的玩意,在南北美洲大肆走俏后,迅速覆蓋到全球各地。
另一個著名人士比爾·蓋茨也意識到了某些異樣。
去年,他大舉進入燃料乙醇產業,而公司原先的投資趨向則多為交通、醫藥和資產管理。
毫無疑問,國際大亨們已經開始將這塊尚未成熟的產業作為新的投資靶心了。在這處未來的財富寶藏顯山露水的時刻,他們的風險又在哪里呢?
1989年,美國私人投資企業看好清潔能源并投入其中的不過1億美元;而到2005年,僅美國一個地區,當年就有近30億美元蜂擁而至。
乙醇、太陽能和新材料,作為新能源的三條主線近年來受到了資金的圍追堵截。
尤其出挑的就是乙醇制造。美國中西部地區已經成為了乙醇的重要生產基地。當地三大汽車生產商在去年曾經簽署過一份"25-25方案"的協議,即承諾在2025年前,通過汽車改造,讓美國25%的汽車使用燃料乙醇,這讓這種種植風潮愈演愈烈。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Gary Rieschel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認為,有幾家來自中國的新能源公司已在海外上市,但是有一點可以斷定,后來者并不是沒有機會。"不要忘記Google。這家企業上市很晚,但它的行業地位卻是第一。"而另一位分析人士認為,乙醇行業將會引領一次中國企業的新上市浪潮。
在中國,2005年4月1日起,乙醇汽油在中國9個省逐步推廣。涉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河北、山東、江蘇部分地區。
巴菲特對該行業的評價是,農產品的加工不會是很好的商業模式,也不會給實際資本帶來很好的回報,可乙醇也許會是個例外。
但仍有一點讓他揪心:如果要投資某個企業的話,這家企業與其他乙醇廠家相比,又如何獲得顯著的競爭優勢呢?
這正是乙醇發展的瓶頸之一。當規模較小的公司都熱情地加入到乙醇生產的大軍之后,如何與石油公司進行對接,又成為了當務之急。
不能回避的是,新能源還被另一因素禁錮著:不斷變化的政策導向。
2006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下發名為《關于加強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文件指出, "一些地區存在著(燃料乙醇)產業過熱傾向和盲目發展勢頭"。《通知》規定,不經過主管部門核準,項目建設所必需的環境影響評估等工作都無法啟動。此外,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等五部委還同時取消了乙醇生產企業的出口退稅。
同樣,太陽能光伏制造商們也開始有了苦悶。
這個海外上市最集中的新產業,在去年年底出現了投資熱情的衰退。一些公司在開市當天股票下跌,隨著時間的推移,才逐漸恢復了元氣。
投資者們認為,太陽能雖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畢竟主要客戶過于集中在海外,國內政策的不到位,使銷售額地區分布嚴重失調。
太陽能還存在著上游能源消耗巨大的問題。盡管這是一種新能源,通過它人們將減少使用對環境帶來較大污染的煤炭。但是,其最核心的上游原料硅片制造又會給能源消耗"添磚加瓦"。一方面是替代能源,另一方面卻在不斷地消耗能源,太陽能是否是真正的新能源,在業界爭議頗多。
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能源委員會聯合主席Steve Papermaster表示:“現在我們正在超常地發展新能源技術。但是這種發展不能在增加大量消耗的情況下,必須要在創新技術上發展。少消耗,不消耗才是真正的技術發展方向。”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應該推崇的替代能源呢?有人認為,非清潔煤項目莫屬。
神華等國有巨頭所開展的煤制油項目,在近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勢頭。
Jim Boettcher, Focus Ventures公司執行合伙人說,清潔煤項目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項目,但是對于風險投資商來說,它的投資額實在太大了。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技術的投入動輒上百億或者上千億,因此很難在風投界中被認可。”
但是他也指出,如果把這些項目切開來投資,比如氧氣分解、清潔工藝等,或許會有更多的機會。“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一些公司涉足這樣一些事情,產業鏈全部打開來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所有的新產業都要經歷陣痛。所有的投資領域,也都存在著陷阱和風險。尋找機遇的同時學會合理地避開風險,并大膽前行,或許,財富也就不請自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Sep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Sep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本文鏈接:風投商解讀新能源機遇與風險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4/200749151433.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4/200749151433.html
文章標簽: 風電/太陽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