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跑道,每一次駐足都是起點。無時無刻創造著傳奇,給我們驚喜。
三十多年前,臺達還只是一個擁有少數員工的小規模電子廠,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世界級多項領域的領導廠商。2007年,臺達電子集團營業額達到48億美元,預計今天將達到58億美元。據臺達公布的數據,自2004年以來,集團每年的營業額增長率都在25%以上。截止去年底,臺達在全球擁有5個子公司、35個生產基地、41個研發中心、約七萬名企業員工,我們可以發現,臺達正以驚人的速度飛速前進。
入榜美國《商業周刊》“2008全球科技百強”
在近期美國《商業周刊》公布的“2008全球科技百強”名單上,臺達電子集團光榮入榜,在全球最頂尖的100大科技公司中名列第86。據悉,美國《商業周刊》自1998年起,就以30,500家公開交易公司的財務報表為基準,并根據股東報酬、資產報酬、總營收和營收成長率等四大指針,為科技公司進行“全球科技百強”的評選排名;此外,總營收達三億美元以上的公司方具列名資格,而股價跌幅超過75%、業績衰退、或未來表現不被看好的公司皆被排除于名單之外。
可見能躋身美國《商業周刊》科技百強榜,身價絕不簡單。從本土電子工業到跨國性的大企業,短短三十年間,臺達電子集團秉持著“勇于變革、永續經營”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成就今日的規模。此次光榮入榜,除了展現臺達電子集團的努力和實力之外,也再次提高了臺達電子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及品牌知名度。
DELTA品牌傳奇:科技先行
曾經幾時,臺達還處在利潤的低端踽踽獨行,短短的三十多年歲月,臺達突破臺灣制造業的發展瓶頸,擺脫代工實現品牌突圍戰,成為業務遍及全球的巨人。“這些年以來,臺達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能源效率的創新產品,在服務好OEM/ODM客戶的同時,堅持把自有品牌做強。”臺達電子集團資深副總裁暨電源事業群總經理張明忠先生說。
回眸臺達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臺達品牌成功轉型完全得益于科技先行。我們知道,品牌企業轉型之初,品牌還不具競爭力,在行業基本成熟,大品牌已形成壟斷的市場上,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產品領先,要有自己獨特和專業的產品,這是向品牌企業轉型最大的重點。臺達人深諳這個道理,在創始人、被譽為臺灣電子業教父級人物的鄭崇華先生帶領下,臺達始終把吸引培養優秀人才、增強新技術開發和應用能力作為臺達的長期策略。
臺達深知,在這個產業鏈里,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為此,臺達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約占其總營收的5%。據2006年英國貿工部的統計資料,2005年臺達集團研發支出達8500萬英鎊(合人民幣12.77億元),位居世界第431位。此外,還成立了臺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希望透過獎勵計劃,在國內培養更多的電力電子類專業人才,從2000年至今,臺達在這方面投入總額超過了300萬美金。
臺達在亞洲、美洲及歐洲都設有研發中心,臺達擁有多達2,000余位的電力電子工程師,而臺達在上海的電力電子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00平米的實驗室,有400多個碩士級研發人員,致力于創新技術及支持臺達電源產品的開發,這使得臺達長期保持了全球電力電子技術及產品上的競爭優勢。
以UPS為例,臺達每年平均有10個以上新的專利, 可根據客戶需求和技術的創新推出新產品; 例如今年推出的三相C系列UPS就有模塊化設計來提高可靠度, 效率也從92%提高到94%, 功率因數提升到0.99。
臺達非常重視產品的效率提升,臺達的UPS產品每個模組為3u,20kVA,是目前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產品。由臺達電子集團再生能源暨UPS事業部蔡文萌博士領隊的團隊正在研發的UPS不間斷電源產品,在不同的負載情況下,具有非常高的技術水準與實質上的成績。其中功率因數可高達99%,輸入的諧波污染小于3%,這都是非常傲人的。
如今,臺達已成為世界級多項領域的領導廠商,其營運據點與工廠遍布臺灣、泰國、中國、墨西哥以及歐洲,在全球共有40多座生產基地與分公司,120個物流中心與77個銷售據點。在企業發展的同時,臺達持續不斷地推出高效率、綠色創新產品,在節能、環保等方面均達到或超過了歐美及日本等國的產品。臺達這艘電子制造業界的航母,從臺灣起步,在大陸發展,最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完美地續寫了DELTA品牌傳奇之旅。
編輯:ronvy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8-7/20087151346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