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O即總體擁有成本。在保證系統性能良好的條件下,降低TCO是每一位客戶都在追求的目標。具體到當前,降低TCO又有它特殊的意義。金融風暴正席卷全球,受影響最大的是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一方面,中小企業對IT技術的依賴程度加深,IT投資不斷增長,尤其是網絡能源系統的投資;另一方面,金融風暴迫使他們削減未來一年的預算。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如何提高在"寒冬"當中的生存能力,平衡網絡能源系統采購與預算削減之間的杠桿,使中小企業真正通過IT系統來幫助其實現業務的增長,才是金融危機下需要理性思考的關鍵問題。
多角度審視TCO
任何網絡能源系統的選型,都必須審視所有可能涉及的成本,特別是金融風暴肆虐之際。只不過,一些中小企業主過于簡單看待TCO,使整體成本依然降不下來。所以,我們應以更多元的角度來分析它,以便更清晰地理解其中的效益與合算性,進而幫助中小企業主在金融危機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TCO主要由采購成本、運維成本和機會成本等構成。有統計顯示,在TCO當中,這三部分所占的比例分別約為30%、55%、15%。設備的采購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會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和IT擴容需求的產生而不斷重復。因此,客戶采購網絡能源設備時要充分考慮到以后的擴容,能隨著企業的成長而“平滑擴容”,而不至于“推倒重來”,這將大大降低機房TCO。
由于很多中小企業缺乏專門的IT技術人員,網絡能源設備的維護和管理也就成為了另外一項不得不考慮的開支。如果中小企業主使用雜牌的網絡能源設備,面對不同的參數、不同的規格的設備,無疑會增加技術人員的管理難度,往往令他們顧此失彼、掛一漏萬,從而增加因故障導致的機會成本。
如此看來,衡量CTO是門大學問,既要立足當前,又要放眼長遠,更不能忽視供電、制冷、監控、管理和服務等細枝末節。
省錢、省時、省力、省心之道
中小企業在經濟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省”字當頭,同時也不能因為預算的削減,而一味忽略其自身業務的支撐系統。作為全球網絡能源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的主流供應商,艾默生網絡能源深刻理解中小企業的需求,依托其強大的研發實力、豐富的行業經驗和雄厚的服務力量,推出新一代IT機房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易睿,旨在為中小企業IT應用提供完整的網絡能源基礎設施,實現機柜式數據中心的快速建設和智能管理,幫助中小企業主省錢、省時、省力、省心。
中小企業處于創業和成長階段,每一筆投資意義重大,講究少花錢、多辦事。易睿系統通過標準化的模塊化架構,創造性地將供電系統、制冷系統、監控系統有機地集合起來,幫助企業按照邊成長邊投資的策略來構建機房。客戶只需在機柜中放置服務器等負載,便可實現無工程化建設,在需要擴容時直接增加機柜數量即可,小到網絡接入間,大到中小型數據中心,易睿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客戶可隨需擴展,將錢花到實處。
網絡能源設備的選型、比較、采購和建設等事宜往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對中小企業來說,如果能在采購時一站式購入一系列的硬件設備,無疑可以節省多次采購的時間。易睿正是迎合中小企業人力資源不足的弱點,提供艾默生網絡能源全線產品和解決方案。客戶只需提出具體要求,其他的事宜由艾默生網絡能源工作人員幫您解決。
從使用效果看,易睿并不是孤立地看待機房內的網絡能源設備,而是把它們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其最終目標就是提高機房的效率,并杜絕能源浪費,從而降低TCO。艾默生網絡能源性能穩定的產品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機柜的網孔通風板具有75%的通孔率,能夠滿足高熱密度的散熱需求;提供滿足第一級到第四級不同可靠性要求的全套供電保護方案;從中小機房到超大機房的全線精密空調制冷產品;一站式實現對供電、散熱、配電機房環境的全面監控。整體設計提高系統可靠性,將潛在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而從外觀上看,使用易睿的機房將由雜亂變得美觀,更易于管理。
當然,機房建設完畢后,并不意味著售后服務的結束。艾默生網絡能源將服務延伸至后期的維護。客戶選用了易睿,能夠得到統一的服務和技術支持。易睿針對客戶在產品使用中可能涉及的一系列需求提供服務和支持,為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周期提供全方位的助力,讓客戶真正省心,使企業將精力專注于培養核心競爭力。
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已使國內一些中小企業陷入了困境。同樣是金融危機,有的遭受滅頂之災,有的卻能逆流而上。在金融危機蔓延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如何改變現狀、尋求突破?艾默生網絡能源目前推出的易睿系統,可謂適逢其時;而且,專門針對行業市場特點打造的專業分銷門戶網站(www。emersonpartner。com;partner。emersonnetwork。com。cn),以及全新開設的銷售服務熱線”(400-887-6510),同步配合新品的發布,做好了隨時提供支持的充分準備。此次金融風暴是一次危機,但也是一次機會。如果中小企業能在降低機房TCO和提升企業競爭力之間做出平衡,轉危機為發展的契機,則可在金融風暴中逆風飛揚、蓬勃發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9-5/20095141152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