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紛紛披露三季度財報,往年光鮮亮麗的光伏軍團幾乎全部遭遇滑鐵盧。最先收到紐交所退市警告的大全新能源(DQ.NYSE)Q3營收同比降65.5%,凈虧1550萬美元;英利綠色能源Q3營收3.559億美元,同比下降47%,凈虧損則高達1.5億美元;而行業龍頭賽維LDK當期營收也僅及去年同期的60%左右,毛虧損達3250萬美元。
傳統的多晶硅電池遭遇寒冬,薄膜電池產業卻異軍突起,包括漢能控股、天威保變在內的一些光伏企業力圖劍走偏鋒,悄然發力薄膜電池市場,最終實現薄膜完全取代晶硅,成為光伏電池原料的新寵。
薄膜電池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層薄膜制備成太陽能電池,其用硅量極少,更容易降低成本,也更容易與建筑完美結合。在國際市場硅原材料持續緊張的背景下,薄膜太陽能電池已成為國際光伏市場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熱點。
漢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近日表示,“雙反”意味著光伏行業面臨著兩大重要轉變:首先是光伏應用市場將由國外轉向國內。其次,不在“雙反”之列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填補晶硅電池因“雙反”留下的市場空白。
“薄膜電池市場不但沒有過剩,反而是剛剛開始。”針對漢能逆市大舉布局薄膜電池的舉動,李河君認為目前全球光伏應用市場,仍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長。薄膜電池和晶硅電池應用市場不完全相同,未來薄膜電池應用市場廣闊。
薄膜電池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層薄膜制備成太陽能電池,其用硅量極少,更容易降低成本,同時它既是一種高效能源產品,又是一種新型建筑材料,更容易與建筑完美結合。在國際市場硅原材料持續緊張的背景下,薄膜太陽電池已成為國際光伏市場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熱點。目前已經能進行產業化大規模生產的薄膜電池主要有3種: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CIGS)、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CdTe)。
對于發展薄膜電池而言,“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方面,對于傳統的晶硅電池生產企業,要轉型從事薄膜電池的生產,絕非朝夕可為;除了資金和技術的準備,還要避免一擁而上,重蹈扎堆競爭的老路。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的培育,也還是要從推廣應用相對成熟的多晶硅電池起步,畢竟有那么多過剩產能需要尋找出路。說到底,薄膜電池的應用前景無疑是光明的,部分企業先行布局也是明智之舉,但要指望它來拯救那些水深火熱的光伏企業,恐怕還是遠水難救近火。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在一些業界專家來看,光伏業還應心無旁騖,堅持走專業化的道路,著力鍛造屬于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依靠自身發展模式的轉型來重新獲得復蘇的動力。<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2-12/20121210100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