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多來,國內光伏全產業鏈的各環節都出現了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價格下跌原因在哪?企業生產經營怎么樣?未來市場形勢如何?連日來,記者多方深入調查。
從瘋狂到恐慌,企業紛紛收縮戰線
第三屆中國新能源大會近日在無錫舉行,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帶著企業生產的光伏產品參展。集團旗下的遠東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新上了光伏組建的基本部件封裝玻璃項目,而原準備最近投產的另外3條封裝玻璃生產線被推遲“點火”。
“去年10月,每平方米封裝玻璃80元,到今年10月已降至40元,接近盈虧臨界點。”遠東光電董事長楊伯民透露,封裝玻璃的成本只占整個光伏電池成本的3%左右,但此前也是暴利,2006年價格最高時曾達到每平方米160元。
作為光伏產業鏈的上游產品,封裝玻璃市場行情的波動成為光伏產業跌宕起伏的縮影。最近一年間,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多晶硅的價格已從每公斤80美元跌至40美元,而在2006年時,價格為480美元。“即使降到40美元,仍有25%至30%的利潤。”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在光伏產業鏈中,越是下游企業利潤越高,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2010年前,由于全球需求火爆,價格高漲,加上融資環境相對寬松,國內各路資本潮水般涌進光伏產業。短短幾年間,我省就聚集了600多家光伏企業,產能占據全國60%份額。在小企業紛紛進入光伏行業的同時,原有的光伏企業也以更大規模擴產。2010年無錫尚德的光伏組件產能比2009年提升了1.6倍,保利協鑫多晶硅產能躍居世界第一,地方政府也紛紛將光伏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政策優惠。
但隨著“寒潮”襲來,江浙等國內光伏大省的企業感到陣陣涼意。保利協鑫、尚德等龍頭企業均表示目前仍在正常生產,但產品價格下降,致利潤空間受擠壓。而不少中小企業則因技術、資金等不占優勢,已出現“撐不住”的情況,開始收縮戰線。無錫兩家原本在本月18日投產的光伏企業因訂單未落實,不得不推遲投產。徐州協鑫硅業負責人則透露,最近不止一家同行送上門要求收購。而在連云港東海縣,30多家熔融石英、碳化硅企業決定限產。
外需縮減內需不足,光伏產業還很脆弱
尚德是全球光伏行業旗艦型企業,其目前狀況可謂備受關注。董事長施正榮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經營面還是盈利的,美國工廠三班運轉,銷售情況不錯,只是價格下降了一些,回款周期延長。他認為,國內光伏產業遭遇“寒冬”原因有二:一是歐美市場萎縮,二是國內產能過剩。
受債務危機影響,年初以來,德國、意大利等相繼大幅縮減光伏裝機補貼。在2010年全球光伏總裝機量中,德、意占到70%,兩國補貼政策變動,直接造成全球光伏市場需求萎縮。省發改委人士透露,年初至今,多晶硅、硅片、組件、電池片價格均下跌四五成,今年8月全省光伏產業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 1
- 2
- 總2頁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604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