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太陽能電池組件價格下降和歐美反傾銷、反補貼的雙重“寒流”夾擊,國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商的企業利潤嚴重下滑,日子難熬,很多企業已從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單一制造轉而同時生產光伏發電的應用型產品。
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下跌,加之國外市場競爭的愈發激烈,帶動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價格一步步下滑,使得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制造商的企業利潤幾乎見底。
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高丹楓說,公司的對外業務主要在歐洲,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額與去年同期持平,在15億人民幣左右,但是產品的出口單價下降了不少,幅度達10%,這使得公司的利潤大幅下降。
東莞市華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攀也表示,受需求和原材料價格的雙雙下滑影響,公司現在基本無利潤,只能保本經營。
處境困難的光伏電池企業不在少數。面對越來越難熬的日子,很多企業表示已經在積極開拓業務范圍,觸及光伏的應用產品以期挺過“寒冬”。深圳市海納通太陽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董永春說,企業生產電池組件的利潤已經下降了150%-250%,保本甚至虧損的生產狀態讓企業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現在公司生產了太陽能路燈、太陽能交通產品及太陽能充電器等應用產品,應用產品的利潤目前預計可達到40%,從效果來看還是比較理想的,因為這是順應市場的發展,打破了光伏組件應用的局限性,市場需求也在慢慢擴大。
國內光伏領頭企業也在順應市場發展,開拓光伏應用市場領域。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之前公司以生產組件為主,但從2011年底開始多元化生產往下游發展,生產光伏應用的終端產品,一方面是終端產品的利潤相比組件會高不少,另一方面是國家政策的導向,政策鼓勵國內發展光伏的終端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本文鏈接:光伏企業開拓下游應用市場抵御“寒冬”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0195.htm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0195.htm
文章標簽: 光伏/太陽能電池組件/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