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接受采訪中,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談到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時指出“我們還有一個機會,就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他特別強調:“這一塊,我們并不落后,或者叫我們差的并不太遠。大家都處在大體上同一起跑線上,中國又有這么多的雄厚的汽車工業的基礎,又有這么多的人才,我們又有很大的一個市場,如果把這個機遇抓住,很好的發展起來以后,這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可能說是一個新的機遇。”
記者:我們現在對于新能源汽車有沒有一個時間表上的一個規劃,對于它未來的市場是如何預測的?
苗圩:我們制定了一個中期的目標,比如說,到2015年,我們爭取新能源汽車,累計能夠達到50萬輛的銷售量,這是我們一個預測的目標。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多的困難需要我們去克服。還需要大家一起共同的努力,但是我們還是有這個目標的。
記者:在最開始的時候,您說您本身是學發動機的,應該是傳動內燃發動機。
苗圩:內然發動機,對。
記者:今天現在出現了新能源汽車,您覺得和最初的這種內燃發動機的汽車,從現在汽車產業的發展來說,他們應該呈現一種什么樣的一個發展態勢?
苗圩:不管是新能源汽車也好,傳統汽車也好,講到底它還是一個汽車。只是它的動力系統在發生了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我要強調一點,就是在這個變化過程當中,也不是一個突變,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比如說,說到電池,電機等等方面,包括社會充電站建設,這些方面的制約,往往從傳統汽車到純電動汽車中間,加了一個混合動力的汽車。
這個混合動力又有傳統的混合動力和最近幾年開發出來的插電式的混合動力。但是不管怎么樣,它只是一個半電動汽車,也就是它既要靠傳統的內燃機做一部分動力,也要靠電池電機,做另一部分動力,把這兩部分動力混合起來,這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但是這個過渡期是必須的。而且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記者:您覺得,我們如果拋棄純技術的角度去談這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那么現在從市場,從我們的政策福祉上,未來會有那一項是最需要我們去突破的?
苗圩:我覺得除了汽車企業自身的努力,從產品上來說,最需要突破的還是電池技術。因為從現在不管是能量密度也好,功力密度也好,遠遠還達不到傳統汽車的使用的要求,所以才出現了這種混合動力的這種過渡性的產品。這是從產品這個角度,從企業這個角度。
從社會這個角度來說,我也借這個機會呼吁一下,加快充電樁的建設,給首批的客戶提供更方便的充電的設施,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記者:它可能這個也需要政府從政策上的投入。
苗圩:需要政府從政策,甚至從資金上,開始都要有很大的投入。現在的情況是試點城市,示范城市,建了一些充電樁,但是還遠遠滿足不了首批客戶,分散在各地,充電的需求。
記者:您是也可以說是在汽車行業做了一輩子了。非常的了解,那么過去十年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最快的這樣的十年,而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跟中國的政策的這種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那您覺得在過去十年當中我們的政策在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當中,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
苗圩:最大的一個政策就是鼓勵競爭,用競爭來促進企業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改進產品,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降低價格,改善服務。這是最大的一個政策。在這十年當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就是發生在2009年,當年我們汽車的產量由于受金融危機,此漲彼消的關系,我們的汽車產銷量,第一次在全球超過的美國。成為第一產銷大國,從那以后呢,我們又有了一千八百萬輛,這么一個新的目標。這個可以說是全面的超過了美國。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大事。
- 1
- 2
- 總2頁
來源:鳳凰汽車
http:www.mangadaku.com/news/31955.htm

